“北风其凉,雨雪其雱。”
2023年来了,风姿绰约,万种风情,但2022年的冷意,依旧缠绵不去。
我们知道,你可能即将毕业,但还没有拿到offer;你可能工作不稳定,年终奖若有若无;你可能努力创业,正为投资发愁。
也可能,你已提前放假,回到家乡。又或者,你和亲人感染了奥密克戎,正与病毒鏖战。
我们知道,也一起经历,感同身受。
我们同样知道,这个寒冷的冬天即将作别。当下一个春天来临,这大地和人间积攒的无穷伟力,又将再次澎湃。
你想必听过一个青年人的故事。1919年的冬天,他身在异乡,穷困潦倒,冬寒彻骨,身上衣衫正单,而他眼里所见如斯:
“在公园里,在故宫的庭院里,我却看到了北方的早春。北海上还结着坚冰的时候,我看到洁白的梅花盛开。我看到杨柳倒垂在北海上,枝头悬挂着晶莹的冰柱,因而想起唐朝诗人岑参咏北海冬树挂珠的诗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心中有一团火,眼里有一束光,他从不焦虑,相信事在人为:“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3年抗疫,也是一条沧桑正道。中国人以无以伦比的坚忍,步步周旋,终于磨掉了病毒的獠牙。如今这人间,青山尚在,郁郁苍苍。
3年里许多人眼里只有诗,没有远方。你现在感觉到了吗?远方正在归来。一切现场的人间烟火,都将袅袅再生。
若将疫情比作长夜,此情此景,正待一轮朝日喷薄。
3年,在历史长河当中,无异浪花一闪,对于有涯的人生,则是一个意外插曲。人生总有插曲,事业难免波澜,“风物长宜放眼量。”
风物正好,猿声送轻舟,前面那个看雪景的青年,船头独立,雄姿英发。这是一年多之后,他乘船东去,去上海参加了一个15人的会议。会议简陋而秘密,却是开天辟地大事变。
一个宏大的理想,由兹而生,历千百劫,痴心不改。28年血战,无量头颅无量血,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复以20余年之功,奠定国家工业化基础,造出两弹一星,国家再也不挨打;改革开放,东方风来满眼春;新的时代,从富起来到强起来。
101年了,我们仍然在为那个理想而奋斗。其间,几许艰难曲折,多少弯路险滩,但我们总是会回到正确的方向,一代接一代,向着那团火、那束光。
我们习惯了安宁善意的发展环境,但这是努力挣来,而不是自然天降。
早在1950年代,中国的工业化就被有意阻碍,重重封锁,一个叫“巴统”的西方国家组织就是封锁工具。那时比现在艰难十倍,但我们一样挺直脊梁,高视阔步。
过去5年的逆全球化潮流,有些国家重拾封锁故技,本质相同,但情势不一。以前是害怕你强起来,现在是看到你强起来,两者天壤之别。
“定心致公,故不惧。”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朝着正确的方向继续踏实地走,最终都会击破坚冰。坚持合作共赢,继续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让良治与发展的力量,被世界分享,天下人心,自有公断。
“理足以胜私,故不忧。”5年之后,那些被谎言与恶意鼓动起来的误会与成见,也在事实面前逐步冰消瓦解,2022年的世界,正在重拾共识,重建互信。被人为切断的供应链,开始了自我修复的过程,财富创造与分配的格局也在重回正轨。
你是否在看《风吹半夏》?它讲的1990年代中国人的故事,可能就是你的父辈们的故事。你一定能从中发现普通中国人的乐观、胆识和智慧。
那时的物质生活远不如今天,但无数个许半夏们,白手而起,无所畏惧,掀起春涛拍岸。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每一步都扣准时代脉搏,进行理论创新,解除体制桎梏,释放社会经济活力,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越走越宽。
党的十八大开启了新时代。10年来,我们消灭了绝对贫困,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无人不饱暖,我们开启了乡村振兴,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延伸到了中国每一个角落,共同富裕的本质追求深入人心。
我们这一代青年是幸福的,因为我们真正满怀自信。数十年前,我们的前辈还是青年的时候,一样涌动着家国情怀、天下忧乐,但那时处处弱势,慷慨之中亦有叹息。而现在,在我们的观念里,中国的就是世界的,我们深嵌于世界发展的恢弘结构当中,迎头赶上,甚至已经在许多领域开始执牛耳。
我们已然生活在前辈们的梦想当中,这种天生的自信是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许多现在可能藉藉无名的年轻人,将突然闪现,撬动地球。
2022年的终结,本身就是一种隐喻,喻示百卉之萌动。无论中国社会内部,还是世界前行趋势,都在积攒起新一轮爆发的力量。
此刻的历史承担,通向无涯的功业。101年了,那个宏大的理想,从信仰,构想,行动,到一步步在人世间实体化,现在离我们如此切近。
我们愿与你一道,成长为一个有承担能力的青年。
你一定知道,《风吹半夏》那个处处鲜花绽放的时代,是从广东出发的。
这里的人们,有一种海洋一样的胸襟,波涛一般的志向,却又不动声色,跬步千里。
这里的青年,有极目中西的眼界,如饥似渴的好奇,又不好高骛远,虚文矫饰。
所有的时代都属于青年。在这辽阔土地上,越是身处前沿,就将承担更大的责任,因为国家把条件和能力赋予了我们。
所以,去明辨,去坚持。众声喧哗,竟日嘈杂,只有是非清晰判然,才不会被闪烁的表象迷惑,只有价值观主流、端正,所思、所言、所行,才能积极而有益。
去好奇,去探索。发展停滞的苗头,是看不懂世界地图。保持对外部世界的好奇,是中国发展锐气从不丧失的秘诀。关心世界的进步和人类的命运,会让我们持续获得宏阔的视野和格局。
去自尊,去奋斗。李大钊先生说:“块然一躯,渺乎微矣,……吾人奋其悲壮之精神,以与无尽之宇宙竞进,又何不能之有?”
去理解,去热爱。胸怀“国之大者”,以有利于国家和人民为人生指向,不拘小善,聚沙成塔,在这样的大坐标下打量我们的行动,个体就不再渺小,工作就被赋予多重意义。
去梦想,去追寻。回顾百年中国,从引领者到普通人,都饱含激情与梦想。新时代新征程中的中国青年,也应当激情不灭,理想不死。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
时间重启,召唤你我:是时候了,“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