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执行法官赵鑫:以法为剑 守护公平正义-澳门凯发

中国青年报  |  2022-08-03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先藕洁

“你让我过不好年,我让你过不了年”“你要是挡我道,我让你活不了”……12年执行工作中,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执行法官赵鑫多次接到恐吓威胁电话,也曾被扔砖头、拿刀威胁。面对威胁,80后赵鑫面不改色,以法为剑、情法交融将一道道执行难题攻破。他说:“干执行工作遇到危险是常有的事,但我相信邪不压正。”

2010年,大学毕业的赵鑫走上法院执行工作岗位。12年来,他坚守执行一线,办理了“八旬老太医院霸床案”“涉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工程疏解腾退案”等一批社会关注度高、风险性大、关系区域发展大局的疑难复杂案件。至今,赵鑫带领团队共办理案件1万余件,执行到位金额超20亿元,并获得了“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双百政法英模”等多项荣誉。

执行法官要有职业底气

被执行人情绪失控突然拎起菜刀,事后赵鑫才在团队携带的摄像机里看到,当时菜刀仅离自己1米远;为抗拒执行,被执行人准备了10多瓶煤气罐、一大批管制刀具,“还好当时做了充足预案,现在想想冒冷汗。”赵鑫坦言,身处险境时,说完全不害怕是假的。

刚参加工作时,赵鑫和两名法警到某建筑公司执行一笔工程欠款的任务,一进会议室就看到里面站着30多个人,个个手持棍棒。坐在中间吐着烟圈、跷着二郎腿的人冲赵鑫他们大声呵斥道:“这个钱是我的,你们法院凭什么执行?和你们有什么关系?”

赵鑫从未见过这种场面,“说实话,那时的确被对方吓住了,心里根本没底,虽紧张得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但硬着头皮也得上,不能丢脸”。他让自己冷静下来,坚定地说:“我们今天代表法院来这里,依法执行这笔债权,如果有诉求可向法院提出,我现在就做笔录。”赵鑫边说边拿出纸笔,并和同行的两名法警说:“你们去给楼下的法警们说,这里一切顺利,让他们等我们。”

其实这次执行任务只有赵鑫等3人。通过多次交锋和试探,赵鑫和团队最终顺利完成执行任务。当时20多岁的他第一次对执行工作有了深入理解,“执行现场就是执行法官的主战场,要有职业底气”。

如今,赵鑫有了丰富的执行工作经验,但他认为执行风险仍在。“无论面对何种风险,维护的是社会的公平正义,如果对方对抗,说明他自己没底气。”如今,赵鑫碰到的暴力极端抵抗行为逐渐变少,他认为,这也是法律意识逐渐深入人心的体现。

“情理法”交融让执行更有温度

在赵鑫看来,执行工作并不是用蛮力去“硬碰硬”,而要有勇有谋。

一些重大疑难的腾退案件最难攻破,对此,赵鑫认为破解难题的关键在于“感知”,“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首先确保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兑现,其次确保被执行人的合理诉求得到回应,这样才能让老百姓感受到公平正义。

“有人说办案是在办别人的人生,如果没有同理心,只停留在法律层面,不能把问题解决透彻。”赵鑫说。

在一次腾退房屋案件中,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和儿子是被执行人。老太太的儿子收入微薄,孙子身患重病,家里入不敷出。60多岁的申请执行人与丈夫离婚后分得一处房屋,但被老太太一家借住多年不肯腾退。

申请执行人身体差,家里经济条件也不好,每次来找赵鑫时都泪眼婆娑,“我和别人合租,每个月看病也要花很多钱,要是能把房子早点腾回来就好了”。

听完申请执行人的话,赵鑫心里很难受。他和团队去被执行腾退的房屋10多次,也考虑了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执行措施,但每当看到老太太病恹恹地躺在沙发上,赵鑫就陷入两难,“个人原因不能成为法律上不腾退房屋的理由,但如何把老太太一家从房子里腾出去,腾到哪里,这挺难”。

在和团队多次探讨中,赵鑫找到了突破口——引导和帮助被执行人申请国家公租房,组织双方和解,给予被执行人申请公租房的时间。圆满完成执行任务后,赵鑫松了一口气。

执行工作中,赵鑫也会产生委屈情绪,譬如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最大化考虑被执行人合法利益,被执行人却认为,利益损失由执行法官造成,进而怨恨甚至报复。但当帮助老百姓解决问题时,所有的委屈都烟消云散,一种神圣的感觉在赵鑫内心油然而生,“充满职业成就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和充满朝气的年轻团队追梦前行

“很感谢赵法官,如果不是遇到他,我的生活说不定会一团糟。”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85后小伙儿小海(化名)感慨地说。

时间追溯至10年前。2012年5月23日晚,24岁的小海开车时不小心把50多岁的张岚(化名)撞倒,经法院审理,小海被判赔偿张岚数万元医药费等经济损失。早早辍学、没有法律常识的小海害怕,躲在老家长达两年。

小海没有任何可供执行的财产,法院将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赵鑫及其团队辗转找到拒不履行法院生效裁判的小海。“你还这么年轻,难道真的要为了这几万块钱一直四处躲藏吗”“以你的工资,每月还一点应该没有困难”……赵鑫耐心认真地劝导小海,给他普及法律知识。最终在赵鑫的坚持下,小海开始每月主动履行还款义务。

“他对我的帮助很大,他会人性化处理案件,让我感受到法律并不是冷冰冰的。”10年来,赵鑫一直和小海保持联系,时常询问他生活上是否遇到困难需要帮助。

至今,不少申请执行人、甚至被执行人对赵鑫充满感激。有一年冬天,一位70多岁的申请执行人,拿着手写的感谢信步履蹒跚地来到法院,拉着赵鑫的手说:“要不是你,我早就放弃了。”

面对感谢,赵鑫直言,自己只是中国众多法官中的一员,为老百姓办实事是职责,每一个执行成功的案件都是所在团队辛苦付出的成果。在他所在的团队中,头脑风暴式的团队协作、多种预案反复演练、案件结束后全面复盘是工作的常态。

2016年3月,北京全市法院开始全面推行司法体制改革,赵鑫提出组建执行团队,创新推行集约化办案,让案件执行周期平均缩短了60天,实现了难案精办、简案快办。如今,赵鑫所在的执行局在编干警43人,执行法官平均年龄35岁,研究生比例达65%。赵鑫希望和这支充满朝气的年轻队伍一起前行,“能有越来越多的优秀执行法官为老百姓办实事”。

责任编辑:孙庆玲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