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龙晓静!-澳门凯发

青岛大学  |  2025-02-05




龙晓静,青岛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硕、博士生导师。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省杰青、优青,省高校青创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英国皇家化学会jmca新锐科学家。青岛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指导本科生获批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第十八届“挑战杯”青岛大学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一等奖等奖项。指导研究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angew. chem., adv. mater., nat. commun.等期刊发表20余篇研究论文,多位学生获国家奖学金和学术会议优秀墙报奖。授权中国发明专利9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等科研项目15项。担任《应用化学》、chinese chemical letters等期刊青年编委。


想体验拿第一的感觉


2007年,一场意外的“断句”误会

引领龙晓静踏上了化学之路

在填报志愿时

她未将“高分子”视作一个整体词汇

而是被“高分”二字吸引

仿佛是命运的指引

让她不经意间选择了这个专业

随着学习的深入

龙晓静逐渐了解到

高分子化学是有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2011年她凭借优异的成绩

从湖北工程学院毕业

并成功考入青岛大学继续深造

2014年龙晓静进入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继续她的科研之旅

回顾自己的求学经历

龙晓静始终怀揣着一股不懈的劲头

步伐坚定地朝着更高处攀登


谈及读博的初衷与经历

龙晓静满怀感慨地说:

“读博,意味着在知识的海洋中

选取一个点

然后不断深入

直至触及未知的边界。”

她曾担心自己在高手如云的研究所中

会显得微不足道

但事实证明

对未知的极度渴望

让她在这场与自我的较量中取得了胜利


毕业时

龙晓静收获了博士国家奖学金

和中科院院长优秀奖的荣誉

更重要的是

她的科研视野和能力

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她深知

每一次探索

都是对自己认知边界的一次拓宽

而科研的魅力

正在于这份永无止境的好奇与追求



悄然铺展的科研之路


博士毕业后

脱离了导师的课题

龙晓静一时间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后来在跟同门师弟师妹的交流碰撞中

龙晓静提出

用她合成的结构明确的高分子

来做他们的燃料电池

于是 她开始动手合成高分子半导体材料

与此同时

属于她的科研道路正在悄然铺展


刚起步做实验

所有的实验装置全由龙晓静一手操办

她自己一个人跑到五金店

去配备各种仪器零件

通风橱的每一颗螺丝钉都由她亲手拧上

各种装置也全由她组装


材料合成完成后

龙晓静便提出

将这两种材料做一个对比

突出分子结构和活性之间的关系

并于2019年成功发表

她毕业工作后的第一篇

《德国应用化学》期刊论文


瞻望未来

龙晓静用四个字

道明心中志向:顶天立地

向上顶天

研究出更多更好的理论成果

向下立地

将研究成果产品化

来助力我国的双碳目标



秉持认真负责的态度


2022级的研究生吴晗说:

“龙老师在学术上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

在论文写作和审稿意见的回复过程中

龙老师耐心细致地指导我

面对审稿意见

她不辞辛劳陪我一起修改到很晚

她的陪伴和指导

不仅提高了我的学术水平

也极大地增强了我的自信心

我非常感激龙老师

她不仅帮助我在国际顶级期刊上

发表论文

还助我获得了国家奖学金。”


2023级博士生邢雅丽说:

“我申请博士可谓一波三折

最后在我即将放弃升学这个选择的时刻

是龙老师晚上十点和我通了电话

她认真听我的研究思路

甚至捕捉到我的研究瓶颈

并进行相关分析

当时就觉得

不管结果如何

遇到这样的老师就是赚到

多骄傲

这样一位自信、独立而又坚强的女性

现在是我的博士导师!”


2018年 刚入职青大时

龙晓静雷打不动地八点前上班

到晚上十点甚至十一点后才下班

“往往计划半个月的时间

我希望一个星期搞定。”

有时候周六周日她也不放过自己

独自从家赶往学校完成工作


龙晓静每天要浏览相关领域的最新论文

如果当天没完成

她会保存好留到第二天继续阅读

即便读到跟当前课题

并不相关的表征技术

她也会积累下来


龙晓静不仅对自我

有着近乎严苛的要求

对学生也秉持着极度认真负责的态度

她的学生从研一到博二共十多名

需要分单双周分别举行组会

龙晓静每次都会把学生的汇报ppt

要来全部仔细看一遍

有时会因为太忙

而无暇顾及学生们的实验进展

她便利用一切空余时间

给出最直接的建议和解决措施



找到自己的能量守恒式



在同事们的眼中

龙晓静发表了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争取到多项研究项目

这似乎应当是

非常快乐且有成就感的事情

然而 对于龙晓静而言

这份感受却难以简单地

用“快乐”二字来概括

因为科研之路漫漫

未知之峰仍未可攀

当前的科研成果

既是一路攀登的见证

也是不懈向上的鞭策


身边的朋友时常提醒她

将理想设定得过高

可能会让自己错失生活中的许多幸福

她的导师也曾语重心长地告诉她

“人生如同一场马拉松

不必时刻保持冲刺的姿态

否则可能会提前耗尽自己的能量”

这些话语滋润着龙晓静的心田

让她开始反思并调整自己的心态


如今的她在追求梦想的同时

也不忘享受生活中的每一份小确幸

“能量是守恒的

消耗能量后及时补给才能走得远

一直卯着劲往前走能走得快

但走不远”

责任编辑:曹竞   编辑:毕若旭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