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管莹 赵学刚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在江苏省淮安市,每个中小学生手中都拥有一本紫色的 “淮安市阅读地图体验护照”。这项活动旨在落实国家双减政策,让未成年人“爱国、爱家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孩子们可在老师或家长带领下,到淮安市60余处打卡点研学旅行,体验家乡自然和历史人文景观。 60余处打卡点中,还有一处与众不同——淮阴区检察院民法典文化园暨彩虹司法保护中心。
今年春节刚过,淮安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文广旅局组织申报新一轮“淮安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和“书香淮安·阅读体验打卡点”活动。
得知消息后,淮阴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刘庆国眼前一亮:“为什么不利用我们的民法典文化园和彩虹少年关爱基地,申报全市阅读体验打卡点和研学旅行基地?”
“打开检察院大门,把家长和孩子们请进来,既能拉近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距离,又能让检察机关的普法资源真正得到利用!”刘庆国说。
这个“创意”激发了全院干警的热情,他们从2000多个案件中精选图文并茂的普法漫画74幅,将其布置于140多米的民法典文化长廊中:“未成年人打赏主播”“子女遭继母殴打变更抚养关系”“饲养宠物伤人”……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及家长,收集、开发涵盖法治校园、法律保护、亲职教育等普法课程36节。
同时,干警们对原有的图书精心扩容,3万余册法治类文化书籍琳琅满目,设置阅读导览图,安装指示牌,完善停车场所、卫生、茶水、休息场所设施设备,做好门禁安全、禁止性提示……
今年“六一”以来,淮阴区人民检察院开始向淮安全市人民开放,至今已开放160余天,接待近万市民。孩子和家长大多是周末和节假日来打卡,淮阴区检察院安排全院80名干警轮流排班、全程服务。如今,这家检察院逐渐走红“出圈”,成为深受孩子和家长欢迎的打卡点之一。
“‘双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发力,检察院开放自身的法治资源,主动接纳孩子,丰富他们的课外生活,实现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无缝衔接。”淮阴区教育体育局党工委书记、局长李伟伟表示。
日前,江苏省政协一行20余人对淮安市“双减”政策落实情况开展民主监督,检察院这一站成为让委员们印象最深刻的“打卡点”之一。“基地拉近了检察工作和群众的距离,使检察工作变得更温暖,法律更易得到普及。检察院的做法值得点赞、推广!”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周建民在留言簿上写下这样的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