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初藏 冬韵如约
人生细碎而丰满 生命因历程而丰盈
月光照亮他翻动书页的桌面
清风吹过他悉心钻研的窗台
且看陈荣彦
如何一路披荆斩棘
荣获校长奖学金
陈荣彦
百舸争流 奋楫者先
2022级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
中共预备党员
高中毕业于济南市章丘第四中学
现任院学生会执行主席
·2024年11月,获2023-2024年度本科生国家奖学金
·2024年11月,获2023-2024年度山东师范大学校长奖学金
·2024年12月,获2023-2024年度山东师范大学“十佳大学生”
·2024年11月,获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2024年度“揭榜挂帅”专项赛一等奖
·2023年12月,获2023年度全国“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报告
·2024年7月,获“建行杯”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银奖
·2024年11月,获第九届中国大学生人力资源创新实践大赛全国总决赛个人一等奖
·2024年11月,获第九届中国大学生人力资源创新实践大赛全国总决赛团体一等奖
·2024年10月,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2024年12月,2024年山东省“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学生
·2024年12月,2024年山东省“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实践团队
·2024年8月,获第五届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
·2024年6月,获全国财经类院校大学生第三届“财经中国”学术峰会青年论坛二等奖
·2024年6月,获第十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山东赛区二等奖
·2024年5月,获山东省“法护黄河青春行”全省青少年生态文明实践活动二等奖
·2024年5月,获“齐鲁银行杯”山东师范大学第一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特等奖
·2024年4月,获“正大杯”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省赛一等奖
·2023年12月,第十五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山东省大学生人工智能大赛二等奖
·2023年11月,获2023年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全生命周期碳中和创新大赛优秀奖
·2023年11月,获 2023年“镜头中的三下乡”征集活动优秀图片团队
·2023年10月,参与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图为陈荣彦部分获奖证书照片
心中有目标 脚下自有路
眼中有星辰 未来自可期
“学会去热爱 去感恩 未来责任在肩”
2023年12月,陈荣彦开始了解到校长奖学金的相关内容。在学校宣传2022至2023年度校长奖学金获得者的优秀事迹时,一颗种子在陈荣彦的心里就此播种。陈荣彦逐步了解了评奖评优的相关细则,并且将其作为自己发展的目标之一。
然而,准备校长奖学金的旅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陈荣彦印象最深刻的是反复修改评审材料的过程。“我当时不熟悉材料填写的规范性,针对材料文字的凝练程度也远远不够。”学院老师和师哥师姐给予了他帮助和鼓励,每次修改材料时老师都准确提出提升自我竞争力的改进建议,这也是陈荣彦最终能够拿下校长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的重要因素。
获得校长奖学金,陈荣彦有很多经验想跟师弟师妹们分享。首先要明确学校的评奖评优政策。这些内容可以查看学生手册,也可以在学校相关公众号上查看往年的评选条件、评选程序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同时,可以关注师哥师姐的获奖经验以及自身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学习、调整。“这会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其次,学校发布评选通知的时间大概是10月中下旬,要提前准备相关评审的材料,提前着手打磨材料。
在获得奖学金之后,陈荣彦并没有松懈,反而以更高的标准要求着自己,不断前进。“老师家人朋友的期望越高,越不能辜负他们对我的栽培。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我更感重任在肩,未来也会以更加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随时处于正在进步的过程,去热爱、去感恩。”
在日常中积累 在困难中成长
善于思考 博学不怠
终有一日 将破茧成蝶
在陈荣彦看来,学习要“留痕”,而且要多次学习。他在课前通读课本、课中紧跟老师思路、课下总结提炼,在学习的关键上打好基础;他坚持框架学习,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来梳理知识,将知识前后关联;陈荣彦经常给他人讲题,通过这种方式由被动输入知识到主动输出知识,实现查漏补缺;陈荣彦还和老师密切沟通,合理学习规划等,提升自己的学业水平。
有志者千方百计,无志者千难万难,陈荣彦便是这样不断解决困难的有志者。“我在学习中经常会有不懂的疑问。”但是他勤学善问,积极寻求应对学习中困难的方法。在遇到疑问难题时,陈荣彦会先在课本或者网络资源中独立寻找问题的答案,锻炼自己的思维,如果还有疑惑的地方,他便会寻求专业课老师的帮助。就是这样一点点的解决问题、日复一日的积累知识,陈荣彦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
时间酿酒 风吹余香
所有的日夜兼程
所有的马不停蹄
终会在获奖名单中开花结果
陈荣彦立足科创,实践创新,参加了许多科研竞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从大一入学开始,陈荣彦就对各类赛事有很大兴趣。“经济学院面向我们展开了多种多样的新生教育活动。”学院的赛事辅导让陈荣彦对各类竞赛有了非常充分的认识。师哥师姐参赛获奖的经验分享,学院青年发展部、创新创业部、青年锻造营对于参赛信息的定期推送,在正处大一的陈荣彦心中埋下了参加创新创业赛事的种子。
第十九届“挑战杯”最令陈荣彦难忘,“它是我从各类科创竞赛的团队核心成员到能够熟练带领团队参与竞赛的一个见证。”在这段经历中,他也收获了很多经验:“首先是信息来源,可以查看学校高水平竞赛清单并时刻关注学校和学院的竞赛通知,参加学院相关创新创业辅导;同时选择的参赛课题要与时代发展方向同向,有创新性,开展扎实调研;最后加强团队协作,我们的团队依托经济学院‘创享青年’工作室,共同打磨项目,才有了之后的成绩。”
准备竞赛必然会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但陈荣彦合理规划时间,完美地处理了学业、生活和竞赛之间的关系。“学习兴趣是源动力,也是促进学生工作和大赛进行的基础。“他认为学习、生活和竞赛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专业知识和理论可以分析竞赛中的实际问题,工作中的文字和组织能力可以更好的推进调研报告的撰写和实践调研的推进,竞赛成绩也可以推动学习和工作的进步。时间是有限的,但是陈荣彦却懂得如何更好地利用有限的时间。陈荣彦在保障上课时间的同时,利用寒暑假社会实践来进行竞赛调研,在日常生活中抽出时间进行调研和实践报告的修改,将时间效率实现最大化。
陪伴和相遇是生活的良药
治愈心灵 慰藉彼此
规划和期许是生命的向导
明确方向 奔赴未来
在获得校长奖学金的过程中,不乏有温暖的人和事。“要感谢一切的陪伴和相遇”,陈荣彦感谢给予关心和帮助的所有人,“家人、朋友仍是我继续前行的源动力;人之幸事,得遇良师,在经济学院这样一个温暖的大家庭里,感谢老师们的日常关注以及专业上的指点迷津,让我们有了无限可能!”
有期望才有更加明确的未来,“前路漫漫亦灿灿,希望未来自己也能继续深耕经济金融相关的专业知识,用心去欣赏,去热爱,去感恩,去进步。”陈荣彦希望自己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地向前看。
首先我想告诉大家,要以终点的姿态规划起点。很多师弟师妹们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都会感到迷茫,大家一定要问自己一个问题“这四年我要获得什么,我要怎么做”,找到自己的兴趣和价值所在,不要受外界声音干扰。同时也要做好长期和短期的规划,以终点的姿态规划起点,也能够以规划达到终点。越努力越幸运,只有足够努力幸运才会如影随形。
其次就是坚持,山海皆可平,处处皆风景。不论我们有什么样的想法,兴趣和规划最终都要落实到行动上来,实干为要、行胜于言,时间就是我们变好的见证。跬步不是最慢的步伐,放弃才是。
这些话既是说给师弟师妹们的,也是说给我自己的。望我们都能听从内心的召唤,大胆尝试、不留遗憾,保持积极向上的姿态,寻找闪闪发光的自己,让我们成为更哇塞的自己。
山不让尘 川不辞盈
得奖路上 有风有雨
披荆斩棘 终见曙光
让我们追随得奖者的脚步
书写自己的人生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