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上午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
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
土库曼斯坦总统谢尔达尔·别尔德穆哈梅多夫
举行会谈
两国元首宣布
将中土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今年是中土建交31周年
中土友谊源远流长
多层次交流成果丰硕
1月6日
北京理工大学
土库曼斯坦留学生兰娜
接受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采访
讲述了她眼中的中国印象
遇见中国丨土库曼斯坦留学生兰娜:
期待土中两国加强合作
因为向往,他们来到中国;因为梦想,他们选择留下。当外国人“遇见中国”,究竟会碰撞出怎么样的火花?环球资讯广播特别策划“遇见中国”,听外国友人与中国的“对话”。
21岁的兰娜来自土库曼斯坦东北部城市土库曼纳巴德,是北京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大三学生。来中国三年多的她,在这里“解锁”了哪些新体验?她眼中的中国印象是怎样的?她对中国与土库曼斯坦的合作又有着哪些期待?
“我在哈尔滨跨年。我一直想去哈尔滨,因为我知道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特别美。土库曼斯坦冬天也比较冷,但一般没有雪,尤其是在我住的那一区域。”这是兰娜在跟记者分享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去哈尔滨跨年的感受。听她这一口流利的中文,很难想象这个土库曼斯坦姑娘仅学习了三年多的中文。
兰娜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她手中拿着自己在中国最喜欢的食物之一——糖葫芦
兰娜对记者说:“刚来的时候,我什么都不会,‘谢谢’‘你好’也不会说。当时每天下课后我回到自己的宿舍房间要自学中文大概4-6个小时。我特别喜欢这个过程,对中文特别感兴趣,所以我觉得学得越来越容易。”
兰娜的父亲在土库曼斯坦一家能源类中企工作,是一名安全工程师,曾到北京学习过中文。兰娜来中国留学便是受到了父亲的影响。“我父母认为,中国在教育方面做得是最好的。当时我们其实考虑过俄罗斯、美国、欧洲和中国,但我爸说我们肯定会选中国,中国就是未来,未来大家都要说中文。因为我爸爸的工作原因,他也来过北京,也是来过这里学中文。但是他现在中文可能没有我那么好。”
2020年9月,在上了一年中文课后,兰娜正式开始了自己在北京理工大学的本科学习。在北京,兰娜有了众多新体验。“我在中国第一次坐了地铁,因为我们国家人口很少,在我们国家没有地铁;第一次坐了高铁,我去了天津,特别快,当时我还一直在拍照,因为高铁上面会写时速,我一直在拍照发给我妈妈,跟她说‘你看这边这么快,我从一个城市到另外一个城市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
兰娜(右三)作为志愿者参加了2022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经济全球治理规则论坛”
除了各式各样的新体验,兰娜在中国感受到的还有中国人的热情和善良。兰娜说:“我刚来中国的时候中文也不是特别好,很多地方可能我要勇敢地问别人,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拒绝我。但他们每次都是非常礼貌地跟我解释,会一直解释到我明白。我发现无论是我同学、我老师或者陌生人都特别有礼貌。”
就在这个寒假,兰娜又“解锁”了新技能——她迎来了人生中第一份实习机会,在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秘书处担任项目助理。该国际组织的总部设立在北京。在那里,她可以充分发挥自己会中文、土库曼语和俄语的优势,搭建该组织与中亚等地区会员单位的沟通桥梁。“这份工作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重要性,因为在学校,老师说‘你中文比较好、你那么优秀’,你可能觉得老师是为了增强你的自信。但同事现在也跟我说,我可能是他们带过最棒的实习生,这几天我一直在笑,不敢相信自己有那么优秀。”
兰娜在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秘书处实习留影
土库曼斯坦总统谢尔达尔·别尔德穆哈梅多夫于1月5日至6日应邀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兰娜也关注了这一新闻。作为一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她表示,自己期待两国的经贸合作能再上一层楼。
兰娜说:“土库曼斯坦和中国关系一直很密切,而且现在土库曼斯坦要建立自由贸易区。我们土库曼斯坦总统也说过,有必要加强和外国伙伴的关系,所以我作为一个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希望我们两个国家加强经贸关系,继续合作。”
谈及未来,兰娜表示,本科毕业后希望能继续在中国读研究生,让自己与中国的缘分再长一些。“来中国之前我已经知道中国的发展是最快最好的,在我眼里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领头羊。作为大三学生,我2024年就要毕业了,但我和中国的故事还没有结束,因为我明年想申请到研究生。”
坚持服务国家重大外交战略
和“一带一路”倡议
构建质量引领、趋同培养的
来华留学教育管理体系
北京理工大学
来华留学生事业
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和
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
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平全面提升
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复合型国际人才
近年来,北京理工大学坚持“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实践、文化浸润”四位一体育人理念,以推进教育培养全面趋同为导向,不断优化留学生培养方案,努力培养既了解中国又能读懂中国,具有全球领导力和胜任力的高层次复合型国际人才。
2022年,学校来华留学生达2736人,覆盖全球138个国家,学历生占比近60%,规模质量稳步提高,结构层次更趋优化。在教育部“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认证”首批再认证通讯评审中名列前茅,来华留学工作迈入国内顶尖行列,“留学北理”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和亲和力进一步提升。
以赛促融,构建互促交流平台
积极组织留学生参加校内外文体活动和各类竞赛,搭建多元文化共融互促交流平台,促进中外学生深度融合、校园文化多元融通。2022年,开展校内外社会实践、文化体验、竞赛活动50余场,获“感受中国新时代”比赛征文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摄影二等奖、短视频二等奖各1项,学校获评优秀组织奖;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青系四海”留学生专项赛道银奖2项、铜奖1项。7名留学生担任2022北京冬奥会、北京冬残奥会志愿者,孟加拉国留学生陶天三次担任中国青年报《我在中国看冬奥》栏目主持人,土库曼斯坦留学生兰娜、也门留学生赵玄德担任凤凰卫视《近视中国》栏目主持人。
7名留学生担任北京冬奥会志愿者,绽放北理学子青春风采
趋同培养,涵养深厚中国情怀
深度推进中外学生趋同化培养,大力推进国情教育以及中国文化课程建设。开设《高级汉语听说》《高级汉语读写》等课程,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内容融入《中国概况》教学课堂,有效引导留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国情、了解国策、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设《美育导学》课程,邀请多位知名国学专家为留学生举办专题讲座,全面加深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多年来,通过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课程学习,留学生对中国发展成就、内在动因和深层智慧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涵养了深厚的中国情怀,成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北理工留学生参加北京服贸会,全面认识了解中国对外开放取得的辉煌成就
关心关爱,彰显“北理温度”
精准管育、纾难解困、走访谈心,多措并举做好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疫情期间,学校提前谋划、储备防疫和生活物资,以满足留学生多样化物资需求;组织力量帮助在校留学生解决取钱、办理签证等问题,解决后顾之忧;组织优秀学长开展线上辅导、串讲、答疑,帮助学业困难留学生做好备考,缓解考前焦虑。定期组织辅导员走访宿舍,深入开展谈心谈话,主动了解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状况,对于困难学生及时给予帮助和耐心指导,做好沟通交流、答疑解惑和心理疏导,及时将关心关爱送到学生身边,彰显北理温度,营造温馨温暖的学习生活环境。
疫情期间,学校供应蔬菜,满足留学生基本生活需求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主动搭建中外教育文化
友好交往的合作平台
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促进人类共同福祉
北京理工大学
持续拓展全球范围合作交流领域
全面提升合作质量和水平
坚定走好建设中国特色
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