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光明日报》05版:红船初心专刊
整版报道西北工业大学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情况。
共刊发三篇文章:
校长汪劲松署名文章《走好国防科技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育栋梁之才 铸国之重器——西北工业大学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努力把科研融入科技强国建设》
原文链接:
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3-01/04/nbs.d110000gmrb_05.htm
走好国防科技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作者:汪劲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是对教育事业的重大战略部署,也为教育事业中长期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国防科技人才自主培养既是捍卫国家主权的根本,又是维护政治安全的保障。西北工业大学始终以铸国之重器、育国之栋梁为使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国防科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西工大实践,自主培养了一大批国防科技拔尖创新人才。
专业建设优布局,打造国防特色专业体系。学校始终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国防科技工业、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专业发展的基本定位,夯实国防科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根基。一是加强三航传统优势专业的内涵改造和优化升级。例如在全国首家开设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专业,强化系统工程、控制、信息等优势专业交叉,引领航空宇航技术与产业发展。二是注重工理融合,以理强工,以工促理。例如材料物理专业进一步强化与数学、物理、化学、力学等基础学科交叉融合,夯实学生探索超常条件下新材料研制原始创新能力的基础。三是立足当前“卡脖子”技术和未来发展战略需求,建立新兴工科专业。近五年,学校主动布局设置柔性电子学、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等10多个专业,逐步形成支撑引领、交叉融合的特色专业体系。
培养体系推改革,构建多样化培养格局。学校聚焦“四个面向”,突出“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建立大类培养为主,特色班等多样化并存的培养格局。一是聚类形成了航空航天类、海洋工程类、智能制造类等10个本科生大类。二是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主动应对“卡脖子”问题,创立全程化导师引领、全科式基础强化、全球化资源导入和全面个性化培养的精英班模式;力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面向国家国防等重大战略需求,打造力学基础贯通课程,重构力学核心课程体系。三是依托a 学科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立“陈士橹飞天班”,开展“航天科技卓越人才培养”改革试点;设置“黄玉珊航空班”,致力于培养航空领域未来的学术大师和型号总设计师。
课程建设强特色,加强一流教学资源供给。学校始终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基础、工程能力、系统思维和人文精神,打造一流课程体系。一是建设适应个性化发展的分层次公共基础课。例如,强化数学 工科思维培养,打造微积分、工程数学等课程群,面向专业需求、学生需求实施分类分级数学通识课程教学。二是以“文美通识课程”建设为重点,在“十四五”期间建设300余门素养类通识课程。例如,《大国三航》课程由多名国防科技领域知名专家共同讲授,厚植学生爱国奉献的理想信念。三是持续建设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核心课程。目前,学校建设了小型火箭设计与自主飞行试验等60多门专业综合设计课程,通过“理论 设计 制作 测试”一体化设计,强化“做中学”理念和多门课程内容贯通式融合。四是按照“成体系规划、系列化建设”理念,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系列教材。例如不断丰富完善《机械原理》教材内容,目前已发行9版,被420多所高校选用。
教学模式塑形态,推动教育教学提质增效。学校持续推动“课堂革命”,着力探索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改革。一是自2014年起全面实施完全学分制改革,2019年起创新构建了“通识 学科专业 个性发展 素质拓展”的一流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二是加强国防军工特色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挖掘思政育人元素,建成2600多个全校共建共享的课程思政素材案例,形成了“高站位、全覆盖、出精品、广交流”的西工大特色课程思政建设模式。三是推进小班化教学、翻转课堂、研究型教学、案例式教学等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例如,将国防军工实际案例融入大学数学类课程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工程素养。
协同育人搭平台,凝聚多元育人合力。学校持续完善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的有效机制,凝聚多元育人合力。一是强化科教协同育人。发挥学校国防军工科研优势,构建“总师 项目 团队”的培养路径,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来源于大型飞机等重大科研项目超过80%,学生参与的科研项目来源于国防军工领域超过80%,学生赴国防科研单位开展实习实践和科研工作超过80%。二是强化产教协同育人。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与教材体系;发起成立“大国三航”课程思政校企协同联盟,以课程思政建设为牵引带动专业、课程、教材、基地等全方位共建。三是强化创新创业协同育人。优化集“双创课程、项目团队、实践基地、竞赛活动”于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教育引导学生“敢闯会创”。
质量保障立标准,营造全方位质量文化。学校建立了过程监控与专项评估相呼应、常态化与周期性相结合的质量管理长效机制,着力打造学校特色质量文化。一是印发意见文件,明确了质量保障关键着力点,强化质量保障主体意识。二是在质量保障评价指标中明确设置了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工作的观测点。例如,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等多个国防重点、紧缺专业已与相关的重点国防院所成立校企联合教学委员会。三是建成校院两级、专兼结合、名师参与的督导队伍,形成校领导带头的日常教学巡查制度。四是实施四年一轮全覆盖的专业自评估和课程评估,面向教学关键环节开展专项评估,以“应认证、尽认证”全面推动工程教育认证。
下一步,学校将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并走好国防科技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不断培养出具有家国情怀,追求卓越、引领未来的领军人才。
育栋梁之才 铸国之重器
——西北工业大学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作者:本报记者 张哲浩 李洁
本报通讯员 赵勇
西北工业大学校园风景。资料图片
西北工业大学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集中备课会。资料图片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西北工业大学】
领导班子带头学、基层党组织全面学、专题培训深入学、党员干部自主学、青年学子生动学;制定宣讲工作方案、建设宣讲队伍、加大宣传力度、做好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召开后,西北工业大学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学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下一步,西北工业大学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加快推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为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张炜说。
全面准确学习 做到学懂弄通
2022年10月25日,西北工业大学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扩大会。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立同受邀列席,她说:“我将在破解国家‘卡脖子’技术难题方面作出更大贡献,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宁殿霞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我们要尽快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各门思政课教学工作中,不断推动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宁殿霞说。
连日来,西工大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西工大通过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学习,真正做到学懂弄通。党委常委会研究部署、校院两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上级单位和专家学者宣讲辅导、学校各类干部师生代表座谈交流、课堂教学融入……全校师生通过多种学习方式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部署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
构建宣讲体系 培育时代新人
“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我要始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始终发挥思政课的育人主渠道作用。下一步,我会认真准备宣讲内容,引导师生更好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西工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宣讲团成员、教授蒲瑶说。
为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西工大成立了由120位成员组成的宣讲队伍,并构建了系统的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体系。组建校领导、部分党员领导干部为主的教职工宣讲队伍,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建设等内容开展宣讲;组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宣讲团,围绕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开展宣讲;组建党的二十大精神青年宣讲团,让青年从自身学习生活感悟开展宣讲。同时,邀请中央宣讲团成员、领导干部、陕西省委讲师团成员和专家学者来校宣讲,深入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
西工大高度重视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宣讲宣传阐释工作,建立了深入学习、集体备课、示范试讲等工作机制;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级各类媒体力量和资源,广泛宣传报道学校师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际行动;深入开展研究阐释,设立重大研究项目,列出重点选题,组织召开研讨会,深入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并推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高瞻远瞩、思想深刻。下一步,学校将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稳步推进西工大‘双一流’建设,为祖国培养更多国防科技领域拔尖创新人才。”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建有表示。
弘扬办学传统 续写时代篇章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西工大积极弘扬优良办学传统,扛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责任,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续写新时代人才培养“西工大现象”新篇章,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学校聚焦国防科技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追求卓越、引领未来的领军人才”为目标,健全完善“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实施《西北工业大学一流本科人才培养行动计划》和《西北工业大学一流研究生人才培养行动计划》,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022年11月1日,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成功发射第二天,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给西北工业大学发了一封感谢信:“贵单位参与研制的主动隔振单元在整个系统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全体参研人员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充分展现了‘敢于创新、不怕困难、坚忍不拔、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发扬了‘科学求真、严慎细实、勇于担当、攻坚克难’的工作作风,为总体任务的圆满成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作为主动隔振单元研制的项目负责人,西工大航天学院教授刘磊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了重要部署,我们要充分发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精益求精,强化使命担当,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西工大坚持“顶天、立地、育人”科研价值取向,落实落细《西北工业大学科技工作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强化有组织科研,持续提升国防创新能力,强化学校“三航”特色和国防军工科研优势,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强基础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力争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2016年年底,30岁的王震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决定到西工大工作。回国后,他在基础科研和工程应用研究领域很快取得了优异成绩,先后入选国家级领军人才、国家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和欧洲科学院院士,并获得科学探索奖、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感谢西工大的平台和人才政策,让我能快速成长。我会以钱学森、钱三强等科研前辈为榜样,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王震说。
西工大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加快推进《西北工业大学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进一步完善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机制体制,以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为重点,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持续推动改革,真正做到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贡献力量。
西北工业大学校长汪劲松说:“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单独作为一个部分,也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论述,意义重大。我们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上下足功夫,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铸国重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贯穿于办学治校的全过程各领域,坚定信心、奋勇前进,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努力把科研融入科技强国建设
讲述人:
西北工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 王震
作者:本报记者 张哲浩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这赋予了我们这一代青年科技工作者新的时代使命。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才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是国际科技竞争的新焦点。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国家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为响应国家号召,我放弃国外比较好的待遇,主动选择到祖国的西部工作,并进一步确定了人工智能与网络空间智能对抗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牵头组建智能交互理论与应用实验室,把科研融入科技强国建设的火热实践中。
面对人工智能领域前沿难题,我和团队从零做起,通过3年多的不懈努力,提出了博弈智能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实现了智能决策与认知模式的精准预测,成功应用于智能无人系统等国家重大工程任务,解决了传统集群主动性差、协同性低等难题。围绕网络空间智能对抗,牵头研制了多项智能化虚拟集群系统,率先在国际上开展了大规模试验验证,并取得了良好成绩,为国家重大工程任务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我本人先后入选国家级领军人才、国家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和欧洲科学院院士,有幸荣获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这让我倍感振奋。新时代新征程,作为高校青年科技工作者,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初心使命,在国家重点科研领域攻坚克难、勇毅前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尽快在核心技术上取得新的重大突破,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