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濒海战斗舰的57毫米主炮。 图片来源 美国海军
综合编译 董晨晨
从智能手机到智能弹药,智能化技术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战争的形态。未来,智能子弹可能成为颠覆军事行动“游戏规则”的又一场革命。
美国“商业内幕”网站近日载文称,大约10年前,智能子弹的概念开始受到重视。在此之前,可供单兵使用的智能化精确制导弹药已经普及,令装备它们的军队变得更具杀伤力、更高效。
将配备智能化技术的弹药缩小到子弹大小,是一项前所未有的艰巨任务。军队为何需要智能子弹?
“准确性”是排位第一的答案。搭载智能化技术后,每发子弹都能更精准地打击目标,而武器越准确,其作战效能就越高。除了在进攻时能够发挥更大威力,当对方的无人机等铺天盖地汹涌而来时,智能子弹也可以从容地进行反击。
使用智能子弹还有助于降低“附带损伤”对军事行动的制约。过去20年的经验表明,很多军事行动发生在人口密集区域,为避免平民伤亡,部队往往无法随意使用大威力致命武器。这时,智能子弹的优越性便得到凸显:它既能消除威胁,又不会给平民带来重大风险。如果与狙击步枪这类武器搭配,智能子弹可以做到“精准打击”与“高效杀伤”兼顾。
当然,智能子弹的短板也很明显。虽然确切的成本尚未揭晓,但复杂的制作工艺决定了它的造价不可能低廉。智能子弹通常为执行特别任务设计,不会大批量生产。在现有的科技水平下,很难把智能化设备安装在小口径武器上,因此,智能子弹还是以配合大口径枪械实施远距精确射击为主。
美军狙击手进行射击训练。 图片来源 美国海军陆战队
眼下还没有哪个国家正式部署智能子弹。一些军事科研机构与企业和学术界合作,开展相关研究,其中包括美国国防部下属的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美国“沙盒新闻”网站称,从darpa公开的三个项目中,可以一窥智能子弹在未来战争中的角色。简而言之,这种新概念武器提供了实施“外科手术式打击”的新思路。
第一个项目是“超高精度任务弹药”(exacto)。2018年,darpa在其建立60周年成就展上公开了这款智能子弹。它能与美国陆军使用的12.7毫米远距离狙击步枪配套。darpa对其核心技术严加保密。
根据有限的公开信息,exacto智能子弹有一套完整的支持系统,包括一款高科技瞄准镜,用来提供引导子弹所需的参数。darpa的视频资料显示,这种子弹可以轻松击中移动目标。
如果狙击手使用智能子弹,就能轻松命中敌方士兵。狙击手还能用它远程引爆爆炸物,甚至可以迫使装甲较薄的车辆“抛锚”。如此一来,军队在执行一些高风险任务时,就不必动用大威力杀伤性武器了。
第二个项目是激光制导子弹。
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研发了一款适用于12.7毫米口径枪械的激光制导子弹。它利用激光指示器锁定目标,允许用户在射击时采取非标准姿势,更可追踪动态目标。
与这款智能子弹配套的步枪具有光滑的枪膛,子弹本身内置了光学传感器,外加用于平衡质量并确保弹道稳定的装置。根据桑迪亚国家实验室的说法,这套系统依靠现成的商用零件,就可以进入实弹测试阶段。其潜在缺陷是,激光指示器的有效范围可能不如预期中理想。
这个项目的有趣之处还在于,操作枪械和操作激光器的不必是同一个人,监视目标的士兵可以随时和狙击手联系,要求后者解决用激光标记出的目标。如果能用一束激光引导多枚子弹,可以为这套系统的使用者提供更高效的选择。
第三个项目是“多方位防御快速拦截弹交战系统”(mad-fires)。
美国雷神公司研发的mad-fires并不是那种一发发计算单价的智能子弹。它类似微型导弹,专为舰载57毫米火炮设计。后者可容纳1000发弹药,每分钟发射200发。
和其他智能弹药一样,mad-fires可以同时瞄准、跟踪和攻击多个移动目标。如果一群无人机前来袭击一艘舰艇,这套系统可以“一锤定音”地击退无人机大队。
mad-fires的优势在于,可以充分利用舰炮的大容量和高射速。这种智能弹药比普通导弹体积小,57毫米口径又比单兵武器大,这意味着它可以兼容一些更高端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