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居家隔离期下楼险被开除学籍,处分不能这么用-澳门凯发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2-11-10作者:杨鑫宇

从11月8日开始,一份盖有“酒泉市肃州中学”公章的处分决定在网上流传。在这份文件中,该校两名高三学生因为在居家隔离期间下楼活动,被处以开除学籍、留校察看半年的纪律处分。文件传开之后,一时激起热议。在相关网帖的评论区,大部分网友都认为:相对于两名学生的过错,学校的处分明显畸重,校方也没有理由在既有的校规校纪之外自行“加码”,将学生的学籍与防疫管理工作挂钩。

11月9日,作为涉事中学的上级主管部门,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教育局发布通报,证实了这起事件的真实性,并表示:肃州区教育局经认真研究,认为肃州中学对高某张某两名学生做出开除学籍(留校察看半年)的处分决定不当,已责令肃州中学撤销此处分决定,对涉事学生进行批评教育。 

从“开除学籍”到“批评教育”,在舆论的关注与教育局的介入之下,对这两名高三学生的处理方式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这一结果,既让当事学生和所有关心他们的人长舒了一口气,也体现出学校原本的处分决定的确缺乏合理性。  

从那份处分决定的行文上看,两名学生做出导致处分的行为时,正处于居家隔离状态,很可能根本不在学校。学校把发生在校外且不涉及违法犯罪的事当作开除学生的理由,缺乏必要的依据。面对疫情威胁,学校的防疫工作的确有不小的压力。但身处“非常之时”,并不等于学校可以无视既有规范,擅行“非常之事”。更何况,在学校的众多处分方式之中,开除学籍是手段最严厉、后果最严重的一档。学校在应用这项处分时,必须做到有理有据,慎之又慎。  

当前,受病毒变异和冬春季气候因素影响,疫情传播范围和规模有可能进一步扩大,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必须保持战略定力,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各地各部门必要的防疫举措不能放松,既要反对不负责任的态度,又要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纠正“层层加码”、“一刀切”等做法。学校对学生的关注,理当化为加强对学生引导教育的积极力量。  

为了尽可能减少病毒传播风险,居家隔离是一项很重要的防疫手段。依照防疫规定被要求隔离的人,也应尽量理解、配合有关部门的工作。但是,有一件事必须指出:依照最新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居家隔离观察工作指引》,就算有人在居家隔离期间私自外出,一般也只会被转为集中隔离,只有“造成严重后果”,才会被追究法律责任。更何况,在这起事件中,两名当事人还是未成年学生,其行为虽然不对,但处理时还应充分考虑青少年的特殊性,坚持“比例原则”,以批评教育为主。   

教书育人是学校的使命,每个学校都应时刻做到以学生为本,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当作指引行动的信条。因此,当学校看到学生犯错误时,还应先思考自己能为学生做什么,尽可能通过教育方式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更好地成长。如果学生犯的错误严重到依规必须处分的地步,学校自然也不该包庇。但校纪校规的规定,本质上也是为了学生好。疫情期间,个别学校将防疫管理与校规校纪混在一起,动辄挥舞“处分大棒”,既没有体现出教育工作者应有的情操,也有“层层加码”、破坏防疫大局之嫌。如今,肃州区教育局及时纠正涉事学校的错误,体现了对教育事业和青少年成长负责任的态度。

责任编辑:任冠青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