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凡尔赛文学热度的退潮后,废话文学、发疯文学、糊弄文学等等形式开始频繁“出圈”,正应了那句——你永远可以相信中国年轻网友的创造力。
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人乐于将这些情绪表达方式作为社交雷达,于茫茫网络中扫描出相同气质的“老铁们”,来开启一场有共鸣、能共情的对话。
近日,中国青年报与qq浏览器联合发布《网络青年搜索ab面图鉴》,通过分析18-30岁网民qq浏览器搜索热词,结合中国青年报近年来的青年话题报道,呈现出这届网友的“反差萌”。
同时,qq浏览器还发起“情绪充值”活动,为参与活动的网友送出神奇植物联名款绿植,以期治愈“坏心情”,创造“小美好”。
在这份报告中,青年网友鲜活可爱的面孔跃然而出。有时,伤感、倦怠、放纵、冲动是他们的a面;但这也不影响乐观、阳光、进取、沉稳成为他们的b面。
比如,有人总把“我不想努力了”挂在嘴边,高呼抵制内卷、躺平无罪,搜索着“摸鱼”的一百种方法,但实际上更多人,在悄悄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他们通过考证、考研提升自我,学习托福、雅思、ted来强化语言技能,挖掘副业和创业机会,来实现靠自己买房买车的梦想。也许懈怠与努力共存的“潮汐式上进”,才是数据背后群体的真实写照。
又如,有人总抵不住深夜食堂的召唤,禁不住奶茶与可乐的快乐邀约,在午夜酒吧摇摆嗨歌。而更多人在种种放纵之后,摸摸自己的小心脏,害怕猝死、癌症找上门,“惜命式放纵”的群体形象呼之欲出。对身体健康的担忧,以及对颜值管理的高要求,让相当部分的网友自觉地保温杯里泡枸杞,健身徒步马拉松,养生保健勤安排。
不少网友自嘲“苦命吃土人”、“卑微打工人”,但更多的网友眼里还是看不得人间疾苦。勤勤恳恳地抠门,兢兢业业地薅羊毛,却也丝毫不影响他们大大方方地捐善款。力量虽绵薄,但必定全力以赴,该出手时就出手,只要他人需要。“吃土式慈善”说的就是他们,长了一张擅于调侃自黑的嘴皮子,也生了一颗温暖柔软的心。
还有那些号称孤独寂寞冷的“网上冲浪选手”,好像各个都是伤感文学家,每天emo来emo去,而在脱口秀和喜剧电影前哈哈大笑的观众席中,也想必不乏他们的身影。拥有“自愈式emo”技能的网友们,能因为一片落叶飘落在头顶而伤感青春的流逝,也能在撸猫撸狗写手账时感受幸福拉满岁月静好。
同样,本届网友平日里深谙“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道理,股票基金两手抓,自诩以理性驾驭金钱的流动。然而,这种理性,又突然会在各式各样的购物节来临之际,在部分网民那里神秘地失踪。即使在“剁手”前勉强保留一丝理智,认真做攻略、比价格,在自认为性价比最高点下单,也不妨碍拆完快递包装后,“吃灰”的命运。“理性大怨种”不是他们又是谁?
这些并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词汇,形容的不是一个人。但在众多搜索数据背后,他们有着相同的名字——网络青年。
以上形容网络青年的词汇,似乎都有点儿“拧巴”,但这仿佛也是他们的一种奇妙能力。即便坎坷与挑战无处不在,让本届青年网民放纵青春,沉寂于负面情绪,但他们又总会试图通过自嘲、自赎、反思,永不放弃地去成为心目中那个更好的自己。
职员表
出品人:张坤
总制片:闵捷
监制:孙晔 王俊秀
策划:王帝 丁汪敏 黄小钧 高宗凯
统筹:沈少博 刘潇 江嘉璐
编导:田沐冉 黄丹玮 高宗凯 黄小钧
文案:田沐冉 黄丹玮 王帝 黄小钧
制作:高宗凯 黄小钧
推广:刘潇 江嘉璐 郑志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