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的今天
中共四大在上海召开
成为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的
重要里程碑
回望百年征程
让我们从历史的澎湃中汲取力量
在时代的潮流中砥砺前行
1925年1月11日-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中共四大,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第一次提出工农联盟问题,确立了加强党的领导、扩大党的组织、执行使党群众化的组织路线,为中国共产党从 “宣传性的政治小团体”转变发展为“真正的群众性政党”奠定了基础;同时,大会第一次将支部确立为党的基本组织,将党的最高领导人由委员长改称为“总书记”。中共四大为党的早期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是上海“党的诞生地” 的重要组成部分。
1922年10月, 中国共产党主导创办并实际领导的第一所正规大学——上海大学成立,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创建初期培养党的干部和进步青年的重要基地。一批有进步思想的名师贤达加盟上大,一批满怀理想的热血青年求学于上大,“文有上大、武有黄埔”“北有五四时期的北大,南有五卅时期的上大”的美誉广为流传。
走进中共四大纪念馆
也能够与上海大学相遇
这里展陈着《上海大学章程》
记录着上海大学的故事
今天,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共四大史》新书发布。作为出席《中共四大史》出版座谈会的专家之一,上海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市党史学会会长、上海大学忻平教授认为,《中共四大史》是产生在中共四大百年之际的新时代的新成果,是体现中共四大地位的系统汇聚新成果的四大研究“史学史”,是至今为止以最新视角系统概括“四大研究的最新成果”的一本研究专著。
今天,我们共同回顾
上海大学与中共四大
深厚的历史渊源
感悟这段跨越百年的革命历程
汲取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精神动力
中共四大中的上大人
1925年,曾任上海大学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的瞿秋白,以及上大教师蔡和森、张太雷等都直接参与了中共四大 。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周恩来等20位代表出席。 大会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由9名执行委员、5名候补执行委员组成。其中,李大钊、 蔡和森、瞿秋白 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 张太雷 为候补委员。其后, 蔡和森、瞿秋白 被选举为中央局委员,担任中央宣传部委员。1925年5月,向警予被增选为第四届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担任中共中央妇女部主任。
瞿秋白、蔡和森、张太雷等一大批党的早期领导人、马克思主义宣传者,在上海大学积极倡导理论联系实际,促使很多学生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定了革命信念、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运动的星星之火。
党的四大不仅统一了全党的认识,奠定了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基础,推动了党组织的发展,更是将大革命推向了高潮。此后不久爆发的“五卅运动”,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标志着大革命高潮的到来。上海大学是五卅运动的策源地, 波澜壮阔的五卅运动中,上大师生广泛参与各方面的工作,在反帝爱国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许多年轻的学子也为推动国民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第一个上海高校党支部
——上海大学支部
1923年,根据中共三大决议,“凡有五人至十人均得成立一小组”,中共上海地方兼区执行委员会决定将上海的党员编为四个小组,其中第一组就是上海大学小组,林蒸、施存统、 王一知、 黄让之、 陈比难等先后担任组长。
1925年,党的四大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将党的基本组织由“组”改为“支部”,规定“凡有党员三人以上均得成立一个支部”。1925年初,上海地委根据中共四大通过的党章规定,对所辖的下级党组织在原来小组的基础上组建支部。至1925年五卅运动前夕,上海地委所辖已有26个支部,党员共297人,其中上海有以企业、机关或地域为单位组织的支部15个,党员共220人。中共上海大学支部就是其中之一,上大支部也是当时唯一在上海高校建立的党支部,支部负责人为施存统。
《对于组织问题之议决案》
1926年3月9日,中共上海区委决定将上海大学从闸北部委划出,改为直属上海区委的独立支部,第一任书记为高尔柏。1926年4月,上海大学独立支部有党员61人,成份均为学生。
上海大学与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发展紧密相连,学校师生直接参与和帮助各地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和青年团的基层组织,包括陕西、安徽、浙江、江西等省二十多个最早的党组织,将革命的火种播撒到全国各地。
新征程上,继续前行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百年后的今天,上海大学在继承革命传统的同时,进一步深化与中共四大纪念馆的交流与合作,继续通过创新和实践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革命薪火。
2023年,中共四大纪念馆与上海大学深度合作,推出“灵境•强国有我”vr系统,通过引进“元宇宙”科技概念,让游客借助vr眼镜,近距离欣赏、触碰展示的展品文物,让红色文化“有声有色有形”。
中共四大纪念馆持续“送展上门” ,“固本强基筑堡垒——中国共产党早期支部建设图片史料展” “抓铁有痕铸党魂——中国共产党早期纪律建设图片史料展”等成为上海大学师生学习党史和中国革命史的珍贵教材。
上海大学各单位与中共四大纪念馆
以多种形式开展交流合作
发挥各方优势
进一步推进馆校合作的探索和实践
“红色基因”是上海大学
鲜明的底色和丰厚的养分
根植于每一位上大师生的血脉之中
新征程上,我们将继续
传承红色基因,勇立时代潮头
汲取追卓越、创一流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