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小寒,惊闻张仃先生夫人理召女士(诗人灰娃,1927—2025)于今天清晨逝世,内心深感震惊和悲痛。理召先生多年来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情缘往事,不禁历历如新,重映眼前。她与张仃先生一样,都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有着别样的难忘的情缘。
2008年春,张仃先生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题写校训“天工开物,匠心独运”
著名艺术家、艺术教育家张仃先生(1917—2010)在改革开放之初,即对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创建与发展给予重要指导和亲切关怀。张仃先生的多次书法题赠,更是凝聚着他的殷殷关切和情深意重。张仃先生曾经为我校孙长林艺术收藏馆、潘鲁生民艺博物馆题写馆名并还多次题写寄语。特别是2008年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题写校训“天工开物,匠心独运”,更是成为我校全体师生永远铭记在心、感恩不尽的深厚情义之举。而这背后,都离不开理召先生的联络、支持和帮助。
2007年,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名誉院长孙长林先生在北京看望张仃先生、理召先生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主要创建者孙长林先生(1922—2012)和时任院长张一民先生(1943—2021)即与张仃先生夫妇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时常去北京家中拜访并为先生祝寿。自那时起,理召先生也即在日常联络和促进情感交流方面竭尽所能、保持联系,并为学校建设与发展提出宝贵建议。
2005年11月,潘鲁生院长与张仃先生参加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新教学楼落成典礼时合影
进入21世纪,时任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先生在出席清华美术学院校庆、中央美术学院校庆之际,多次拜晤张仃、理召夫妇,并往家中祝寿。经潘鲁生先生用心策划,2017年6月20日,“纪念张仃先生诞辰100周年暨学术思想研讨会”活动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长清校区开幕。理召先生亲临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出席研讨会。在会议召开之前,张仃先生铜像献花仪式首先举行,理召先生同与会专家一起向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校园的张仃先生铜像敬献鲜花。在研讨会上,她发表了充满深情的感言。她表示,张仃先生生前非常重视民间艺术,积极推动民间艺术和民艺教育事业的发展。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当前民间艺术事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并融入现代设计艺术当中;一代代民间艺术家和民艺研究者也取得了很大成绩。民间艺术和民艺教育的大好局面,是对张仃先生毕生志愿的最大安慰。
2017年6月,理召先生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出席“纪念张仃先生诞辰100周年暨学术思想研讨会”并致辞
2017年6月,理召先生出席“纪念张仃先生诞辰100周年暨学术思想研讨会”之际,向张仃先生铜像献花
同年12月5日,纪念张仃百年诞辰系列之“锦绣它山”学术活动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长清校区举办。该活动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张仃艺术研究中心等单位承办。理召先生再次莅临,她同与会嘉宾参观了“锦绣它山”展览,共同追忆、缅怀张仃先生的艺术传承与创新历程。该展览首次展出经张仃先生夫人理召女士授权、由原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工艺师精心制作的张仃彩锦绣艺术作品暨珍贵历史文献。理召先生亲切致辞。她对当前社会背景下工艺美术人坚守文化艺术事业和民间艺术梦想,坚持正确的市场定位和价值取向表示赞赏。她表示,各位锦绣艺术家创作展出的作品已不是简单地复制,而是再创造,已经成为一个独特而精彩绝伦的艺术品种。
2017年,理召先生向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赠送《您和我们在一起——张仃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文集》,时任院长潘鲁生先生代表学校接受赠书
理召先生,一生历经革命风雨和人生传奇,是一位一生追求情与美的诗人。她陪伴张仃先生度过了最为平静安康的晚年时光,也为张仃先生晚年在书法、焦墨、设计等方面的艺术创造提供了助力和保障。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永远铭记和感激张仃先生、理召先生的亲切关怀和深情厚爱。他们关心艺术设计教育事业的爱心、热心和激情,永远激励我们继续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