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首批“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名单揭晓,复旦大学共有4位科学家榜上有名。物理学系教授张远波、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鲁伯埙、上海数学中心教授沈维孝、附属肿瘤医院研究员徐彦辉,凭借在各自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脱颖而出。
“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是一项由科学家主导、腾讯公司出资、公益属性、独立运营的新型基础研究资助项目。项目旨在支持富有创造力的科学家开展探索性与风险性强的基础研究,长期稳定地专注自由探索,实现“从0到1”的原始创新。
让我们一起走近今年入选的四位复旦科学家吧!
张远波
“科研的道路并不平坦,还充满曲折,但是脚踏实地走下去,总是会有发现和惊喜。”
——张远波,物理学系教授
张远波研究领域为实验凝聚态物理,他专注于探索新型二维材料中的新物理,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他和合作者在国际上率先成功制备了以新型二维晶体黑磷为基础的场效应晶体管器件,首次表明黑磷是制备场效应晶体管的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二维材料,开辟了二维黑磷这一新的研究方向,该成果获得了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近几年他把二维材料的研究拓展到强关联和拓扑材料,在单层铜基化合物中观察到了二维高温超导,并在二维本征磁性拓扑绝缘体中观测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些研究都处于国际前沿。
鲁伯埙
“传承‘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复旦精神,努力在生物医学领域为祖国的民生福祉贡献自己的力量。”
——鲁伯埙,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根本性干预是生物医学领域重要的难题。鲁伯埙教授提出了自噬绑定化合物attec,初步实现了驾驭自噬降解致病蛋白以干预其病理功能的原创策略,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根本性干预提供了新路径。论文入选nature期刊评选的年度十大杰出科技论文(10 remarkable papers of 2019),并得到了科学突破奖(breakthrough prize)得主在内的多位同行的高度评价。
沈维孝
“数学研究需要热情,更需要持之以恒的专注。”
——沈维孝
上海数学中心首席教授、副主任
动力系统是研究系统随时间长期演变行为的学科方向。沈维孝在实和复一维动力系统和部分二维斜积映射的迭代的研究中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与合作者提出enhanced nest的组合工具,肯定解决区间映射中双曲系统的稠密性猜想;在绝对连续不变测度的研究中提出“大导数”条件,本质改进了以往的条件;通过解决一类横截性问题,在整频的条件下解决关于魏尔斯特拉斯函数图像维数的曼德布罗猜想。2009年获中国数学会陈省身奖、2014年应邀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作45分钟报告、2021年获科学探索奖。
徐彦辉
“大部分的实验结果,都不是我们预期的样子,我们理解生命的基本过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徐彦辉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研究员
转录是生命科学中心法则的核心,是基本和复杂的细胞内生命活动。基因启动子区的转录起始是基因表达调控的关键。以人类为代表的高等生物进化出一系列复杂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利用同一套基因组形成多种不同表型的细胞,实现复杂的生长发育过程。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徐彦辉团队建立了体外重构转录起始超大复合物方法,结合生物化学和结构生物学分析,“拍摄”转录机器工作中的关键环节,通过连接这些三维图景重现转录起始的基本过程。研究工作揭示了转录起始复合物的启动子识别、分步组装、转录激活、染色质对转录起始复合物组织和激活等多个过程的分子机制。成果得到国内外同行高度评价,被认为是分子生物学领域的重大突破性进展。部分成果被选为《科学》杂志封面文章(题目:转录如何开始),入选“2021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和“中国2021年度重要医学进展”。徐彦辉曾获得“科学探索奖”和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创新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