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沙村落到城市绿肺 | 中国青年说-澳门凯发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1-12-16 09:30
作者:中国青年说工作室
从风沙村落到城市绿肺 | 中国青年说

这里曾经是砂石厂、群租房、物流仓库聚集地

经过整治,现已变成首都最大“绿肺”

年轻人争相“打卡”的新晋网红

(温榆河公园建设前后对比)

(网友纷纷来温榆河公园打卡)

本期《中国青年说》,中国青年报记者胡宁对话孙河乡村民金宇辰、温榆河管委会周金辰,一起聊一聊北京温榆河公园的蜕变故事。

整治见实效,风沙变风景

北京温榆河公园建设前的原址是孙河乡的五个村庄,金宇辰是下辛堡村的居民。对于以前的生活,她仍历历在目。

下辛堡村原来有很多的出租房,人口流动大,治安情况并不理想。道路情况也不是很好,“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就是村民们真实的生活写照。隔壁的沙子营村盛产优质河砂,最多时聚集了30多家砂石厂,采砂造成的噪音、扬尘、空气污染等问题,都给村民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孙河乡以前的群租房)

从小陪伴金宇辰长大的温榆河,过去并不是现在这样。河水浑浊、杂物多、水体污染……经过大力度治理,现在才呈现出碧水涟漪、水鸟翩飞的景象。

金宇辰自2017年响应政策搬离孙河乡后,感觉出行购物更方便,居住环境明显提升。“以前冬天我家要靠烧煤取暖,我爸会全副武装去添煤球、倒煤灰,最后还弄得一身脏。现在住到社区里面,这些事情就都省了。”

(孙河乡村民新房)

现在,孙河乡村民们的新房即将落成,距离温榆河公园仅仅几公里,骑车十几分钟即可到达。金宇辰对未来生活充满期待,她已经和父母约好,等搬入新家之后,勤来公园溜溜弯,拥抱家门口的“大自然”。

留得住青山绿水,更留得住美丽乡愁

温榆河管委会的周金辰介绍说,北京温榆河公园朝阳示范区于2019年1月18号正式开工建设,经历了一年多的建设时间,在2020年9月1号正式开园迎宾,迄今为止接待了约156万的游客游园。温榆河公园致力于打造一个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精品工程,也努力建设成为首都生态文明建设一个“金名片”。

而在“生态、生活、生机”的内涵理念背后,温榆河公园还为村民们准备了特别的“小秘密”。周金辰介绍,温榆河公园在设计中注重“乡愁”的保留,“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栖凤滩(阳光沙滩)利用沙子营村原有的砂石,就地取材,变废为宝,营造出一个深受孩子们喜爱的乐园。旱柳沟将村子里的树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村民们看到这两排树,就能找到自己的家在哪个方向。

(阳光沙滩)

(旱柳沟)

周金辰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看到那些游客开开心心地来我们公园游玩,一家子感觉很热闹,我也觉得很幸福,很有获得感。”

“留白增绿”让小康成色更足

中国青年报记者胡宁在采访中观察到,近些年像温榆河公园这类的公园城市绿地越来越多了,例如安南湿地公园、旧宫森林公园、副中心“城市绿心”等等。这些绿地在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品质之外,还具有更重要的生态意义。

对此,周金辰回应说,北京温榆河公园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集生态涵养、生境修复、蓄滞洪功能为一体,是守护北京的防洪通道和生态走廊,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重要实践,有良好的生态修复作用。

据了解,2020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7%,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占59.9%;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城市达441个,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8平方米,全国建成绿道近8万公里。

现如今,幸福感是衡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人民追求更加新鲜的空气、健康的食物和舒适的生活体验。“现在对我们北京市民来讲,其实绿色就是我们生活的底色。”胡宁表示,“当北京市提到说我们要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时候,我觉得北京一直在路上,我们市民也一直在见证和期待着北京未来的这种绿色生活的发展。”

责任编辑:王俊秀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