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名专科生
一路逆袭成为博士生
在文物修复
这一充满魅力且挑战重重的领域
揽起“瓷器活”
他就是杨洋
2014年
杨洋进入
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就读
因为对古陶瓷的喜爱
大学三年
课闲暇时经常为古物奔波
学习和研究
逛古代窑址
采集标本
是他的日常
瓷器既易碎又珍贵
每一个修复步骤
都仿若走在钢丝之上
险象环生
他每日沉浸于实训教室
从学习使用基础的清洁工具开始
直至小心翼翼地清除瓷器上的污垢
(图为杨洋进行陶瓷修复)
他深知
这看似平凡的清洁工作
实则是后续修复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每一个细微的刮擦动作
都凝聚着他全身心的专注
而他也在这个过程中
渐渐领略到文物修复那独特的魅力
仿若跨越时空与历史对话的奇妙感受
(图为杨洋清洗采集的陶瓷标本)
随着知识与技能的逐步累积
他发觉自己所学
已无法满足
自己对更高层次知识的渴望
2017年毕业后
他毅然踏上备考的荆棘之路
这是一条布满艰辛的征途
他一边弥补备考所需的基础知识
一边继续深入钻研文物修复的专业知识
(图为杨洋采集古陶瓷标本)
2020年杨洋考上了
景德镇陶瓷大学
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他得以接触到更多文物修复的理论知识
洞悉不同地区
不同年代瓷器修复理念的差异
硕士期间
他以策展人身份
策展了“百转雕舆轮——宋代景德镇窑制瓷工具特展”等展览
在中文核心刊物《中原文物》发表多篇论文
更被评为
“景德镇陶瓷大学2023届优秀毕业研究生”
(右一为杨洋)
采集标本时
他曾意外失足滑入冰冷的河水中
幸亏当时的同学
王一丁(现工作于河北井陉窑文管所)
将他拉起
虽经历危险
但是他的瓷器梦
从未停止
2023年他成功申请到了
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科学技术史专业的博士研究生
今年1月
学院美术馆古陶瓷标本数字展馆开馆
杨洋得知回到母校
为母校捐赠出了自己珍藏的197件古陶瓷标本
(学院党委书记方文龙为捐赠人、优秀校友杨洋博士颁发馆藏证书)
如今他依旧还在揽“瓷器活”的路上
为古陶瓷修复与保护
贡献自己的力量
传承与弘扬中国古代瓷器文化
谈起这10年来的“瓷器”路
杨洋说
我并不算聪明的
反而学习起来还比较“吃力”
但是我坚信功不唐捐
在每一次看似细微的积累中
终将会有所收获
也许成果会以不同的形式出现
也许差强人意
可是质的积累是客观存在的
(图为杨洋分享捐赠感言)
10年瓷器梦
让我们为杨洋点赞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