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在印尼巴厘岛拉开帷幕。习近平主席出席峰会,并在题为《共迎时代挑战 共建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各国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让团结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对抗、包容代替排他,共同破解“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课题,共渡难关,共创未来。
从2013年9月赴俄罗斯圣彼得堡出席g20领导人第八次峰会算起,这是习近平主席连续第十年出席或主持这一峰会。这充分展示了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情况下,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为各国谋发展、为人类谋福祉、为世界谋进步的强烈担当。尤其是此次重要讲话中倡导的“三个代替”,为世界各国贡献了“中国良方”,必将为国际社会的合作共赢注入强劲动力。
倡导“团结代替分裂”,必将有效扩大国际交往的“朋友圈”。世界各国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面对各种风险挑战,唯有同舟共济,才能共克时艰。当前正处于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世界经济面临衰退风险的关键时期,如果搞分裂,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必将一损俱损,注定没有赢家。习近平主席倡导的“团结代替分裂”,就是在倡导始终秉持协商一致原则,国家不分强弱、不分贫富、不分种族,坚信团结就是力量,分裂没有出路,国与国之间团结合作。只有不断扩大国际交往的“朋友圈”,才能为世界提供更多机遇,更好地共同应对世界之变,有力应对时代之变,有效应对历史之变,让“大家的日子都好过”。
倡导“合作代替对抗”,必将有助破除自我封闭的“小圈子”。在21世纪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冷战思维早已过时,任何以邻为壑的行径,都注定不可能赢得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只有各国之间本着相互尊重的前提,在求同存异中寻求发展机会,在和平共处中提升发展实力,才能更好地推动本国和世界经济发展。习近平主席倡导的“合作代替对抗”,就是在倡导二十国集团成员作为世界和地区大国,理应发挥表率作用,体现大国担当,坚决破除自我封闭的“小圈子”,携手开辟合作共赢的新境界。国与国之间要坚决反对将粮食、能源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以全方位的深化合作,共同化解风险,共同推动更有韧性的全球发展。
倡导“包容代替排他”,必将有力构建人类命运的“共同体”。国与国之间,由于社会制度、政治体制、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在很多问题上存在不同的看法,有着不同的方略,这本无可厚非。但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延宕,地缘政治局势紧张,世界经济脆弱性更加突出的大背景下,任何“小院高墙”式的排他主义,都将阻碍本国和全球发展的步伐。习近平主席倡导的“包容代替排他”,就是在倡导二十国集团成员要始终想着发展中国家的难处,照顾发展中国家关切,坚决不以意识形态划线,不搞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以相互尊重、和平共处,有力构建人类命运的“共同体”,共同应对人类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共同推动更加普惠的全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