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礼物?中农礼物!倍有面儿!-澳门凯发

中国农业大学  |  2025-01-21

在农大的每一寸土地上

飘散的不仅是知识的芬芳

更有四季更迭中

藏匿于风的香氛记忆

是谁,以匠心独运

捕捉了农大的每一缕气息?

是谁,以创意为笔

绘就了一幅幅香氛的画卷?

近日,产学研联动“设计 ”工作室研发

“四季农大香氛伴手礼”系列文创产品

成功获得“北京礼物”

文化创意科技商品授权

成为北京市第一所获得此授权的高校

一起来探寻关于香氛与农大的故事




打造京城最“香”高校


“北京礼物”是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出的旅游商品及文创产品品牌,通过政府注册北京礼物商标,以特许经营模式,展示北京优秀历史及城市文化形象,聚集优秀产品,实现多企业合作和产业联盟,已发展成为体现北京地域特点、首都风貌特征、民族文化内涵的高端化、精品化和国际化商品品牌。



  “‘设计 ’工作室依托于中国农业大学一院一品项目,致力于通过校-产业集群-学会合作,实现基于实际项目驱动、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人才培养,促进全校学生全方位全过程深融合协同育人,连续五年带领学生在北京市大学生文创设计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工作室负责人工学院刘平义副教授表示,开展“香域农大”产学研联动人才培养、“农大味道”创意训练营、设计献礼120周年校庆——打造京城最“香”高校设计实践汇报展等活动,开发了获“北京礼物”文化创意科技商品授权的四大系列5类“四季农大香氛伴手礼”系列文创产品。



    工作室率先提出了基于校园文化、多感官体验的文化创意产品理念,通过四季空间香氛、四季色彩以及经典ip建筑等元素展现了农大的自然之美与人文底蕴。“人民日报”客户端、光明网等媒体进行了官方报道,成为宣传中国农业大学校园文化的一张名片。



通过嗅觉记忆激发情感共鸣


   随着国家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刘平义积极响应号召,依托北京设计学会资源,率先提出了基于企业命题式的“微合作课堂”模式。“这一模式旨在突破传统课堂教学重教学理论、落地困难以及市场和加工考核缺失的产学研技术瓶颈。”

随着合作企业的不断增多,产业集群优势逐渐形成。工学院依托这一优势,建立了基于产业集群优势的产学研联动“设计 ”工作室。

   “四季农大香氛伴手礼”系列文创产品的创意灵感,源自工作室对企业扩香机创意设计项目的深入了解。刘平义认为,香氛作为一种触动人心的情感艺术,能通过嗅觉记忆激发情感共鸣。







    在新媒体盛行、视觉宣传当道的背景下,工作室独辟蹊径,以嗅觉感官体验为出发点,结合视觉形象设计,挖掘农大的“香”,致敬农大精神与文化。经过了四个月的调研、采访和提炼,最终确定了农大四季香型。“过程中,设计团队不仅深入挖掘校园情怀关键词,还通过多轮打样及抽样试香测试,确保香型的准确性和独特性。



设计团队运用了视错觉原理、镂空雕刻、激光工艺等创新手法,包装通过封套的栅格设计与不完整ip主视觉图形,在抽拉移动中展现出科幻视觉效果;镂空雕刻形式的四大经典建筑与水墨风格的包装盒相互辉映,展现出独特的韵味。同时,设计团队盲盒热点融入设计中,既降低了运营成本,又提升了购物的未知性和惊喜感。


包装打开效果




产教融合,实践育人


工作室致力于“校-产业集群-学会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文创产品设计开发是工作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刘平义表示,通过指导学生挖掘不同文化主题元素,拓宽文化视野,提高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同时锻炼学生敏锐的观察力、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勇于尝试的精神,培养创新思维。



过程中,工作室遇到了不少挑战。“市场上文创产品种类繁多,在众多产品中脱颖而出,展现创意独特性是很大的难题。准确的市场定位也是一项挑战,要保证香氛产品能符合大众的喜好和需求。此外,跨学科合作、资金筹集、加工生产、品牌授权和控制生产成本也是面临的重要挑战。”

   为了迎接这些挑战,工作室分析市场机会缺口,积极寻求跨界合作,为准确了解市场需求,开展问卷、采访等市场调研,细分目标市场并完善用户画像,通过精准用户访谈不断调整和优化产品,经过社交媒体和线上平台的意见建议进行多轮迭代,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后期,我们将继续深入挖掘农大历史沿革、学科特色、校园文化活动等文化资源,关注北京的城市文化特点与发展趋势,打造出既具有农大特色又符合城市文化需求的文创产品,拓展更多产品线。”






香氛如梦,缠绕心间

每一缕气息

都是故事的开篇

在“设计 ”工作室

创意绽放无限

匠心独运,捕捉四季的流转

风中的香氛,化作记忆的绵延

农大的土地,滋养着创意的萌芽

香氛的记忆,飘散在每一个角落

“设计 ”工作室带来无限可能

让农大的故事

更加绚烂多彩

责任编辑:曹竞   编辑:毕若旭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