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岁末年初,辞旧迎新,以“年货”之名,寄新春期许 。中国农业大学这些特殊的“年货”,不仅饱含农大人的满满心意,更承载着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责任与担当 。打开这份“年货”,我们一同感受农大人在科研道路上的不懈追求,共同享受这场关于智慧与汗水的美食盛宴!
“中华佳肴,莫过于牛,而烹者成香。”
作为高端美食的雪花牛肉
脂肪与肌肉紧密交织
宛如雪花般点缀其间
纹理独特,口感细腻
目前,由我校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
苏华维带领研发的雪花牛肉
以先进技术突破国内产业限制
提升中国本土肉牛品质
肉牛养殖效益大幅提升
让我们来看看中国农大的肉牛技术
究竟有何独特之处!
苏华维展示牛肉展品
肉牛产业的“拓荒牛”:苏华维团队的创新征途
“近年来,雪花牛肉成为备受青睐的牛肉品类,其外观脂肪均匀沉积于肌肉纤维间,花纹似雪,视觉极具吸引力,口感鲜嫩多汁,入口即化,香味浓郁,味觉体验极佳且富含蛋白质和一定量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说起“雪花牛肉”,你或许会想到如日本和牛和澳大利亚安格斯牛,而苏华维自豪地向我们介绍到,“中国也有自己的‘雪花牛肉’!”
我国现有 55 个地方黄牛品种及若干引进肉牛品种,牛种质资源丰富,但大多数地方黄牛种都存在体格小、增重速度慢和养殖效益低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其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正是在这一背景下, 苏华维团队将研究重点放在如何提升地方黄牛肉质和生产效益上 。“通过优化饲料配方和育肥方式,云南昭通黄牛的牛肉品质大幅提升,能够达到雪花牛肉的水准,价格也随之提升数倍,随后我们将成功的技术模式复制在镇康高峰黄牛,帮助当地肉牛产业实现提质增效”,苏华维介绍道。
团队聚焦肉牛养殖关键环节,攻克多项核心技术,在饲料资源开发利用领域取得重要突破。“饲料成本在肉牛养殖中占比较高,因此开发利用低成本饲草料资源成为产业降本增效的关键”,苏华维表示,“另外,通过研究不同品种肉牛补偿生长效应,成功提高了饲料转化效率,使饲料成本大大降低,养殖效益得到显著提高。”
“我们许多科研方向都是受到实际生产的启发”。在养牛实践中,苏华维发现有些养殖户会给牛喂大蒜,受此启发开展实验,给牛投喂不同比例的大蒜,发现投喂占日粮0.5%的大蒜时效果良好,牛的生长性能提高,且每公斤增重的饲料成本显著降低。
此外, 团队积极开发非常规饲草料资源,如马铃薯副产物、苜蓿副产物、葡萄酒糟、玉米芯、茶叶等 。“以葡萄酒糟为例,宁夏地区葡萄酒产业发达,大量葡萄酒糟被当作肥料丢弃,将其开发为牛饲料不仅节省饲料成本,还因葡萄酒糟富含抗氧化物质,延长了牛肉保质期。在乌兰察布地区利用土豆副产物喂牛,每天每头牛可降低成本七八元。”这些研究成果不仅降低了肉牛的饲养成本,提升产业效益,还将一些其他生产中原本会被浪费的副产物变废为宝,为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牛转乾坤”:技术革新助力脱贫振兴
牛肉高品质发展和肉牛产业的技术创新,不仅更好满足了现代消费者的需求,更在助力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脱贫攻坚进程中,肉牛产业占据着重要地位。全国832个脱贫县中,有537个县将肉牛作为主导产业或主导产业之一。在16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中,63个县把肉牛产业纳入主导产业。“这是因为许多脱贫县和贫困县地处山区,缺乏发展其他产业的基本条件,而肉牛产业能有效利用当地资源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苏华维表示,通过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动肉牛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升地方黄牛品质与价值,开发地方黄牛资源,使其生产出高档牛肉,提高了养殖效益的同时吸引了更多农户参与养殖,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
苏华维依托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积极开展技术培训与指导工作。“生产不能脱离实际”,苏华维团队频繁奔赴全国各地,为养殖户传授先进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近五年通过线上线下开展技术培训90余场次。苏华维作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成员,承担了3个县的科技帮扶任务,帮扶成效显著,并因此荣获2023年度校级“重大社会服务贡献奖”。
此外,苏华维还牵头建立3个科技小院和2个教授工作站,这些平台成为连接高校科研与产业实践的桥梁。“科技小院的核心优势在于实现了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小院师生与养殖户紧密合作,针对养殖实际问题开展科研项目,同时为养殖户提供技术咨询和培训服务,有效提升了当地养殖水平。”苏华维牵头的宁夏永宁肉牛科技小院被评为2022年度中国农技协“最美科技小院”和2023年度中国农业大学“优秀科技小院”,师生团队荣获2024年度中国农业大学“五四青年标兵集体”,并授予“中国农业大学强国强农青年先锋号”称号。
“未来,我们将持续聚焦于应用技术研究,紧紧围绕产业需求确定科研命题,确保研究成果能切实应用于产业实践,不断挖掘和开发更多可用资源,全力提升现有地方品种的品质与性能,积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联合育种、繁殖、疾病、加工等多领域专业力量,共同攻克产业技术难题,更好服务于国家战略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从农门学霸到“牛界精英”
2002年苏华维考入中国农业大学,从此与农结下了不解之缘。2011年,他在中国农大获得农学博士学位,之后在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完成了博士后研究工作。始终秉持那一颗热忱的真心,求学数载,矢志不渝。从青涩少年,到教书育人,曾在教室里奋笔写下青春印记,也曾在牧场中披星戴月不辞辛劳。
“俯首甘为孺子牛”。作为一名学者,苏华维在科研道路上勇攀高峰,从未停止脚步。在教学育人方面,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如同“孺子牛”般无私耕耘。苏华维说:“大学有五大功能,排在第一的是“人才培养”,大学功能要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来实现。”一直以来,苏华维总是精心准备、悉心传授,“要对学生们的学习道路负责”。苏华维倡导在实际操作中积累经验,着重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品质,为我国乡村振兴事业培养了一大批知农爱农的新型“牛”人,激励着更多青年学子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苏华维也曾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五届北京市教师育人案例“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把科技送到农民的手中
以牛为伴
苏华维教授团队的脚步
远不止于此
为“牛人”们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