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确定病原到疫苗药物研发,抗击新冠为什么离不开动物模型-澳门凯发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1-02-24作者:胡宁 程璨

写在最后:

除夕前一天,当我们走进研究所时,这里没有丝毫快要过年的放松感。狡猾的新冠病毒在变异,传染病不会给他们留下休息时间。

这两年的除夕,研究所的专家们是在工作中度过的。为了给疫苗和药物研发做好关键性的支撑工作,他们挺进了一片没有硝烟的战场,贻误战机将是不可饶恕的错误。

采访时,刘江宁讲到了一个18年前的小故事。

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亲自主持科研攻关工作的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多次询问身边的工作人员:“秦川的猴子发烧了没有?”

秦川正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所长,她主持进行国家部署的科研攻关五大主攻方向之一的动物模型攻关。在遏制传染病千钧一发的时刻,猴子是不是像人一样感染了、发烧了,意味着动物模型的成败。这决定着后续感染机制、传播途径的研究,以及疫苗和药物研发等能否按正规程序进行。

秦川在这个领域耕耘近四十年,大多数时间他们都是默默无闻的。直到距离非典疫情17年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才再次将动物模型研究工作推到了大众面前。

通过培育病毒受体人源化的动物,研究所完成了诸多“全球第一”:全球第一个科学证实了新冠病毒受体和致病病原体,揭示了病理特征,在国际上率先构建了动物模型;全球第一个解决了新冠疫苗研发的“卡脖子”技术瓶颈,使中国成为第一个可以按照科学程序研发新冠疫苗的国家;评价了国家部署的80%疫苗,第一时间将该技术和标准提供给世界卫生组织,被各国科学家和欧美疫苗研发机构采用;国内外第一个上市的疫苗都在这里完成评价工作......

一年之前,在用作“新冠科技攻关临时指挥部”的会议室里,秦川教授向全世界的专家介绍我国的新冠动物模型。当时,来自多个国家的动物模型专家多半还处于模型的建构和讨论阶段。听到秦川的报告,他们先是沉默了,随后有人称赞这是“不可思议的成果”。

不过,几个速效救心丸的小瓶子就躺在秦川手边的这张长条桌上。研究任务极端紧迫、不容有失,有人需要这个小药粒儿帮助克服高强度工作带来的心脏不适。那是镜头照不到的地方。

策划 | 刘世昕

编辑 | 胡 宁

插画 | 程 璨

责任编辑:刘世昕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