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玥:只要你想,永远都来得及丨tguer榜样故事-澳门凯发

天津工业大学  |  2025-01-25


内省坚韧,如深山古木,扎根于大地;深邃敏锐,似夜空繁星,闪烁着光芒。谢玥就是这样一位独特的infj型 “天工人”,她以独有的人格魅力,在自己的领域闪闪发光,书写着属于青春的精彩篇章。



凡事向内求 能量源于自省

谢玥第一次接触物理就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她将阅读视为通往物理世界的窗口。从科普到理论,心中热爱物理的这颗种子悄然扎根。这份对未知的好奇与渴望,成为谢玥不断前行的动力。她毫不犹豫地将物理作为高考的第一志愿,怀揣满腔热忱,踏入了天津工业大学应用物理专业,追寻物理之梦。

第一次走出自贡的谢玥,没能快速适应环境的转换,再加上普通话不太好,她在人际交往时,常常不自觉地变得畏手畏脚,久而久之,便渐渐沉默寡言。在大学的前两年,她几乎处于“零社交”的状态。然而,这些并未动摇谢玥内心的坚持。她专注于自身的成长与进步,让学习填满生活的每一处缝隙,周末也依然不懈怠,持续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在自我提升的道路上坚定地前行。

沉浸丰盈的内心世界,偶尔也难免陷入内耗的泥沼。在参加竞赛的过程中,谢玥也有过迷茫与挫败。在比赛现场,精心准备的成果突发故障,致使无法完整呈现;团队成员连续熬夜多日得出的结果却不尽人意,不得不改变条件重新再来;各类事务纷至沓来,堆积如山,令人几近 “崩溃”。每当此时,谢玥都会选择善待自己,有意识地去做些琐碎小事让自己回归清醒,第二天重拾心情,回到生活与学习中,继续前行。


探索未知 是一种本能的直觉

“当我亲眼看见5g芯片在日常使用中展现出的惊人速度和强大功能后,我才深刻理解了,科技唯有真正落地生根、服务于民,才能彰显其价值”。让实验成果落地,回归生活与应用中,在谢玥心底,那份对物理学的炽热热爱宛如种子一般,奋力冲破土壤、崭露头角。

谢玥加入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社会实践团队,前往田丽小学、张家窝中学参与科普课堂等活动,只为将这颗对物理热爱的种子播撒至那些纯真的心灵之中。“我知道有很多小朋友,像曾经的我一样,对物理世界的奥秘怀揣着无限的好奇。”在某次授课之际,一个小女孩的言语深深打动了她。小女孩说,曲折的光路宛如北斗七星相互连接,美极了。就在那一瞬间,谢玥的内心涌起一股暖流,仿佛邂逅了儿时的自己。“我清晰地记得自己第一次运用激光与透镜构建起光路时的那份震撼与惊喜。我暗自思忖,必定还有许多小朋友对其充满好奇与向往。恰逢我们的物理实验竞赛项目与光路紧密相连,于是我不禁萌生出一个念头:能否精心打造一个光路演示装置箱,从而将这份探索光路的惊喜传递给更多的小朋友,让他们也能领略物理世界的独特魅力。”

从想法到实践,谢玥说干就干。很快便设计并制作出实验用的透镜演示装置,光学透镜实验演示箱就这样诞生了。这款装置通过滑块的巧妙移动来调整透镜位置,从而改变光路,同时内置烟雾装置,使得光线更加清晰可见,直观而高效地展示光线的汇聚与发散现象。凭借这一成果,谢玥以第一发明人的身份顺利斩获了该项专利,为自己的科研探索之路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内核强大 离不开师友的支持

人不可能活在真空中,谢玥稳定的精神内核不仅在于她的坚持自律,更离不开老师和同学的包容与支持。“我由衷地感谢李一凡老师和王亚琼老师给予我的诸多帮助。三年多的时光里,他们于我而言,亦师亦友。每当我陷入困境,或是被生活中的琐碎烦心事所困扰时,老师们那种从容淡定的‘松弛’态度总能深深感染我,使我逐渐平复内心的波澜。”谢玥满怀感激地说。

大二这一年,在李一凡老师的鼓励下,谢玥决定突破自我,主动融入全新的环境,积极结交更多的朋友。这一年起,谢玥参加团委学生会、卓越管理者培养计划、学生军训教官等10余个校院级学生组织。她以学生班主任的身份,用自身经历鼓励那些与曾经的自己一样内向的同学勇敢敞开心扉;作为我校首批学生军训教官,谢玥凭借出色的表现斩获了所有军训奖项;作为先锋学子宣讲团的一员,她深入数10个学院开展宣讲活动,1100多名同学从中受益。此外,她还踊跃投身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等活动,荣获各级各类荣誉称号14项。

“这无疑是我大学生活中一个意义非凡的转折点,它让我开始憧憬自己的未来,我也由衷的期待与大家一同参与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尽情享受其中的乐趣与收获。”



有计划 永远比别人快五分钟

谢玥心中一直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不甘平庸。“这是高中的时候写给自己的,也相信自己可以做到。”谢玥始终相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不会,我就抄书,不会的知识点我就一遍遍地誊抄。虽然这是一个笨方法,但是确实让我的基础打得足够牢固,每抄一遍,我都有新的理解。”20余门专业课程,谢玥手写的笔记摞起来有半米高。

从谢玥拥有第一块手表开始,她的表就永远比别人快五分钟。“我想这样我就能比别人多五分钟的时间。”极度的自律与坚持是谢玥的常态。最忙的时候,谢玥同时加入了三个课题组,要在两个学院之间来回跑,还要兼顾学生工作和辅修课程。经常是从早到晚连轴转,上课、开会、做实验,一刻不得闲。谢玥的桌子上有一块小黑板,每天晚上她都会把第二天的日程写下来,在脑海里过一遍。“我始终提醒自己‘方知前行难,莫忘来时路’。”谢玥这样说道。

2024年暑假,谢玥一人一背包,走过大半个中国。在新疆天文台,她举目远眺,浩瀚星空尽收眼底;在海口的世界级地质溶洞,她静心聆听水滴滑落钟乳石的滴答声,空灵而悠远;身处文昌航天城,她伫立良久,望着那些已完成历史使命、如今静静躺卧的长征系列火箭残骸,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抵达北京,她有幸见证纳米科技在医疗领域的神奇应用,那些曾经只在学术文献里出现的前沿科技成果,此刻真切地呈现在眼前……一路上,谢玥参加了40多场物理学前沿研究报告,30多位科学家的智慧与坚持,让她对科研的追求更加坚定。

2025年的秋天,谢玥将前往复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提及为何选择超硅半导体为研究方向时,谢玥说:“半导体硅片是芯片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材料,也是我国的‘卡脖子’技术。我希望能走进企业,聚焦工程实践创新,着眼于解决行业产业实际问题,我也更希望让科研成果落在实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人物简介


谢玥,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应用物理专业学生,综合成绩排名专业第一。曾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8项奖励,曾获“天津市优秀学生干部”等13项荣誉称号。获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等23项学科竞赛奖项。负责国家级大创1项,发表sci二区顶刊论文1篇、英文期刊论文1篇、授权专利1项。现已推免至复旦大学直博。

责任编辑:曹竞   编辑:蔡华丽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