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个简陋的地摊到“中国物流之都”,从闭塞山区到gdp年均增长13.2%,在全国18个连片贫困地区中率先整体脱贫——昔日诞生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山东临沂,如今华丽转身,成为全国革命老区跨越式发展的一面旗帜。
既无工业优势,又不占沿海地势,何以发展如此之快?“完全依靠我们在新时期对沂蒙精神的传承。”山东兰田集团党委书记王士岭感慨。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临沂考察时强调,“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从物流现代化到乡村振兴,再到年轻一代的红色传承,临沂代代相传的沂蒙精神正演绎出新时代的崭新篇章。
红色基因成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走进位于临沂市兰山区的山东金兰物流基地,信息交易中心大屏幕上实时滚动着车辆和订单信息。信息交易中心外,一辆辆满载货物的物流车辆排成长队,正缓缓驶出园区,奔向全国各地。
投资8600万元建成的这一物流信息平台,如今已实现与全国2000多个城市信息共享。而这些数字化、信息化手段的广泛应用,仅仅是兰山物流向现代化迈进的开始。
正是在沂蒙精神的激励下,面对2008年来势汹汹的金融危机,搬迁、转型的诸多困难,以及新冠肺炎疫情,金兰物流基地一次次顺利“闯关”,发展势头迅猛。
王士岭递上金兰物流基地这样一份成绩单:已建成覆盖全国2000多个城市的信息平台,每天发车800多辆;物流交易额由2013年的260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730亿元,临沂商城实现物流总额6847亿元;规模从以国内物流为主,发展到如今跨出国门,建立海外商城、海外仓,开通中欧班列、欧亚班列。
2013年,习总书记在临沂视察时指出,“临沂物流搞得很好,要继续努力,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多元发展,向现代物流迈进,你们的事业大有可为”。
如今,金兰物流基地正积极响应物流西迁的号召,全力谋划金兰国际智慧物流港,建成物流标准化、现代化、智能化的智慧型物流园区,打造我国北方重要的货物周转枢纽和物流信息中心。
物流产业的强劲发展成为当地经济的巨大引擎,兰山区直播经济崛起,快手交易额位居全国第三、活跃用户数量位居全国第二、商家注册量稳居全国第一,日快递发单量达150万件。
红色山乡走上致富路
在临沂市沂南县后峪子社区服务中心大厅里,有一条醒目的红色标语“就图群众说党好”。秉承这一朴素信念,33年来,社区党支部书记梁兆利带领群众艰苦创业、敢为人先,昔日的红色山乡,如今成为乡村振兴的样板。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临沂考察时接见了梁兆利等英模人物,并强调沂蒙精神要大力弘扬。“这件事我一直牢记在心里,不能忘记了总书记的嘱咐。”梁兆利说。
在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曾是远近闻名的“抗日堡垒村”,青年积极参军参战、拥军支前,妇女烙煎饼、做军鞋,为战争胜利作出突出贡献。
然而,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这里却变成了提起就让人皱眉的穷山村、光棍村、乱腾村。当时全村人为吃水犯了难,遇到天旱,村民要赶七八里山路到汶河担水吃。迫于生计,80%的壮劳力不得不外出打工。最多的时候,全村有36个壮小伙儿说不上媳妇,打了“光棍”。
梁兆利看在眼里,急在心上。1988年,他把村干部和骨干党员组织起来,立下军令状,要求党员干部带头,改变村庄面貌。
头等大事便是整山治水,修路架桥。可当时村里没有钱,更没有修路的材料,响应者寥寥。面对群众质疑,梁兆利和村两委干部先从党员户开始,一一做工作,很快筹集到大部分工程款。钱还不够,他毅然卖掉新买的拖拉机,又拿出家里一部分钱补贴。
为了让群众过上好日子,社区党组织把发展本地特色产业确定为强村富民的路子。党组织领办成立“兆利合作社”,发展帅李种植,合作社为社员提供育苗、技术、销售服务,并注册了商标;同时,组织社区两委干部走出去招商引资,先后引进的玩具厂和服装加工厂吸纳本村60余人就业。在此基础上,社区还发展乡村旅游项目。
33年间,这里累计修路18公里,建设桥涵8座,水泥路通到群众家门口;同时,绿化荒山2000余亩,告别“出村没有路、浇地没有水、山上没有树”的历史。该社区以林果蔬菜、服装玩具、乡村旅游三大产业为支撑,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老书记带着大家一路苦干,艰苦奋斗,一步步发展到今天,我想这就是沂蒙精神最生动的体现。”24岁的黄蔚作为选调生来后峪子社区工作刚满两年,同时担任村史馆讲解员,她坦言,每一次的讲解无异于一次“精神洗礼”,敬畏、感动之余备感骄傲。
让沂蒙精神焕发时代光彩
于爱梅也同样牢记着习近平总书记“沂蒙精神要大力弘扬”的嘱托。2013年,她和梁兆利一同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
过去10年,这名69岁的退休中学教师一直在做一件事情:将沂蒙红嫂故事和沂蒙精神讲给更多人听。学校、社区、军队……10年来,她讲了3000多场。而她的另一个身份是沂蒙红嫂王换于的孙女。
1888年出生的王换于被很多人亲切地称为“沂蒙母亲”。抗日战争时期,王换于家是红色堡垒户,罗荣桓、徐向前、朱瑞等党政军高级干部都曾在她家工作、生活过。她像母亲一样全力保护着这些革命干部和他们的子女。
抗战时期,日军扫荡,环境险恶,徐向前委托王换于在她家小院创办战时托儿所。这些孩子中,最小的是仅出生几天的婴儿,最大的不过七八岁,包括罗荣桓的一对儿女及几位烈士的后代。从1939年秋到1942年,托儿所的42个孩子在王换于及家人的照顾下健康成长,而王换于的4个孙子却因营养不良、照顾不周先后夭折。
炮火硝烟中,这位沂蒙母亲对当时正在哺乳期的儿媳说的一番话,80年后仍令不少人泪目:“这是烈士的后代,让他们吃奶,让咱的孩子吃粗的,咱的孩子就是磕打死了你还能生育,烈士的孩子死了,就断了根了。”
在沂蒙革命老区,有千千万万个像王换于一样无私奉献的沂蒙红嫂群体,她们用实际行动书写了“爱党爱军、忠诚坚韧、勤劳勇敢、无私奉献”的红嫂精神。
“我是红嫂的后人,绝不能给前辈抹黑。”2010年,于爱梅开始担任沂蒙红嫂协会名誉会长,从这年起,她开始走上讲台,向公众讲述自己眼中的红嫂事迹和沂蒙精神。
时代不断更迭,一些年轻人困惑“沂蒙精神是不是过时了”?面对类似质疑,于爱梅坚定地说:“沂蒙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这种传承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黄蔚越来越觉得厚重,“我们年轻人还需努力在广阔乡村,在日常工作中躬身实践,磨砺青春。”
美编:陈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