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是联合国确立的“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一起来关注家庭暴力中的隐蔽伤害↓
反家庭暴力 警惕这些隐蔽的伤害
在现实生活里,家暴行为不只是拳打脚踢,还包括精神层面的伤害。而往往是这些看似没有伤痕的伤害,由于隐蔽性强,其危害性也常会被低估,甚至忽视。
2016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施行。明确规定我国禁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包括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除了身体上的侵害,还要警惕精神上的、隐形的家暴。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副院长 刘斌:比如说长时间的辱骂、恐吓,导致当事人不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图,来实施自己的行为,一直处于惶恐不安的状态,这也是一种家暴形式。不仅仅是夫妻之间,它是指一个共同家庭生活的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而且也扩大到了恋爱中的对象,以及同居的对象。
而广东的规定中还特别指出,目睹家庭暴力的未成年人,也是家庭暴力受害人。
精神家暴的表现形式很多样。比如散布隐私,广东去年10月起施行的办法对此作出更细化的规定,明确将家庭成员之间的“侮辱、诽谤、散布隐私、威胁、跟踪、骚扰”等精神暴力,也纳入家暴范畴。同时,将“利用网络手段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明确为家庭暴力。
专家强调,对老婆孩子不理不睬,在家做“木头人”,进而给家庭成员造成极大的心理创伤,也属于家暴。此外需引起关注的是,发生在亲密关系之间的,“以爱之名”的情感操控,往往隐蔽性更强。
“我这样做是不对,但都是被你逼的”
“他为什么就跟你聊,他找你聊你就跟他聊? ”
“比你好看的多得是,也就我瞎了眼找你”
“你今天敢出这个门,我就死给你看”
……
当这些言语出现时,就要引起警惕了!据专家介绍,受害者往往会经历以下多个阶段:反复受到施暴者的语言打击,认为自己是错的; 因为对方若即若离的态度,产生情感依赖;最终丧失自尊自信,完全被施暴者控制,受害者在痛苦的同时,却无力逃离,从而酿成悲剧。
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中华女子学院教授 李明舜:家庭暴力的本质,实际上是一种权力控制,以贬低受害人的人格来摧毁受害人的自尊心、自信心、自我价值感,来达到控制受害人的目的,这些都应该属于家庭暴力的范畴。
家暴并非家务事
国家社会家庭需合力应对
今年的最高法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探索将家暴防治延伸到婚前、离婚后及精神暴力等情形,但事实是精神暴力往往隐蔽性强,亲密关系中精神暴力的存在,远比我们想象得更为普遍。家暴并非家务事,反家暴是国家、社会以及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需要合力应对。
法律专家表示,情感操控、言语暴力等精神家暴往往具有较强的隐秘性,也不容易留下物理性的证据,在实践中往往存在取证难的情况。
对此,全国妇联权益部发布《家庭暴力受害人证据收集指引》明确,加害人保证书、承诺书、悔过书;证人证言、未成年子女证言以及受害人的陈述等,均可作为证明发生过家庭暴力事实的证据,受害人注意保存或向有关部门申请查阅调取。
《指引》还特别提醒,如果加害人通过电话、短信、微信、qq聊天记录、电子邮件等威胁、恐吓的,受害人可以录音、截屏等方式备份保存此类证据,具备条件的,可以通过公证处提取电子证据。
由于有些遭遇精神暴力的被家暴者,常常难以意识到正在遭受家暴,可能不会用“家暴”这种词来形容自己的遭遇。此时,接到求助的其他人员或机构需要提高警惕。
法律专家 岳屾山:作为朋友、同事、邻居等可以和当事人接触到的人群,通过被家暴者的描述,如果已经敏锐地意识到其已经被精神暴力或者精神控制了,要及时向其说明,同时向有关机构报告。
家暴被害人的亲属、朋友、邻居、同事,以及村(居)委会、妇联等单位、组织发现家暴,有权利也有义务及时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报案、控告或者举报。
法律专家 岳屾山:此举不仅是维权的直接途径,也是为了留下证据。遭受家暴往往不是一次性的行为,在持续的过程中,被家暴人员以往求助记录也可能在日后成为定案的证据之一。
今年9月,公安部发布的数据显示,自反家暴法实施五年来,共出具家庭暴力告诫书9.5万余份,有效预防了家庭暴力行为的激化升级。现实生活中,有的被家暴者,往往担心自己及家人的人身安全遭到威胁而不敢报警。对此,《反家庭暴力法》明确,遭受家庭暴力者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如果被申请人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专家 岳屾山:遭遇家庭暴力后,一定不要耻于或者不敢寻求法律帮助。我们必须明白,家暴只有零次和无数次,一味地隐忍只能使对方变本加厉,一次次测试自己的底线,暴力也会不断升级,最终甚至可能危及自己或者亲人的生命。
把家暴终止在伤害开始之前
奥地利诗人傅立特写过一首名为《暴力》的诗,他在诗里说,“暴力不是开始于一个人卡住另一个人的脖子,它开始于当一个人说:‘我爱你,你属于我!’”很多的家暴之所以隐蔽,就是因为它总是披着“爱的名义”。利用这份伪装,施暴者自认为家暴有理,受害者被这份虚假绑架,难以伸张正义。
反家暴,要从揭开这份虚伪开始。家庭本应是相互扶持的港湾,绝不是欺凌弱者的角落。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没有人可以控制、伤害他人,即使是以所谓“爱的名义”。要维系家庭,先保护好自己,拿起法律武器,把家暴终止在伤害开始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