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刊发《实体经济,恢复向好韧性强(年中经济观察)》,用鲜活的事例、翔实的数据,报道了上半年各地区各部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实体经济呈企稳回升态势,发挥了宏观经济大盘“压舱石”作用。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力源”,只有用心用情地解决问题、做好服务,才能让实体经济专心经营、竞相发展。
打通政策的“堵点”,增强发展信心。今年上半年,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地缘政治冲突等影响,各地区各部门迅速行动,围绕复工复产、创新创业、减税降费,打出了一系列政策的“组合拳”,全力稳住实体经济。实体经济发展涉及材料、生产、经营、市场、场地等多个因素,面临的压力大、风险大,需要从政策方面给予全方位保障、多维度调节。要聚焦“财、税、信、贷”,出台财政补贴、税收抵扣、贷款贴息、加速折旧等政策,增强实体经济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实体经济开足马力、轻装上阵。
打通创新的“难点”,增强发展韧劲。创新是各行各业高质量发展永恒不变的课题,对于实体经济也不例外。二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5.0个百分点,锂离子电池、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小类行业增加值增速均在20%以上,新动能增长继续发挥引领作用。要在推动实体经济创新上做文章,盯住实体经济发展的全链条、各环节,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引进培育优秀人才,支持鼓励“从0到1”的原始创新,带动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
打通服务的“卡点”,增强发展活力。政务服务怎么样、营商环境好不好,是一个区域实体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陕西严查中介服务市场涉企违规收费问题,让纾困政策不折不扣落地生效;广东启动一照通行改革,让企业“只跑一趟”,这些都是主动担当、靠前服务的有益探索。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重点,加快从“审批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创新智慧服务模式,鼓励党员干部公平公正开展企业服务,让“办事不找人、办成事不求人”成为营商环境响亮名片。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展望下半年,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复杂,实体经济发展依然任重道远,但只要我们慎终如始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线作战”,送政策、帮企业,送服务、解难题,就一定能稳定市场主体预期,推动实体经济持续恢复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