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机:我想见见,十年后的我 | 校媒fm-澳门凯发

中青校媒  |  2022-10-28


上周采访一位博士生学长,他说不知不觉竟然在大学里度过了八年,2014年选定专业后就沿着一个方向深入学习,现在好像已经站在一些研究领域的“无人区”,做一些暂时没有结论的研究。


新闻课上,老师放起《北京欢迎你》的mv,聊起她上学时做2008年北京奥运志愿者的经历。她说,声音和经历的画面永远勾连在一起,再听到觉得“恍如隔世”。


最近,“回忆”是我和朋友聊天中提到的高频词。10年以前,我是在课桌上下五子棋的初中学生,每天最快乐的事情是放学以后光顾学校门口的鸡柳小车。现在,我好像对世界和自己都有了更多了解,而我们的生活方式也不断地变化。


回忆里的我像是时间轴线上的标点,那些人生重要时刻的瞬间,仿佛经过了打点计时器的刻画,规律而细密,频繁地分布在最近的一段人生中。


中青校媒记者 周雅楠/摄

这条密集的线让未来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在毕业晚会上,已经确定了工作的人哭得最大声,在和他们的校园生活告别,要读研的、没上岸的、工作没落定的,都在音响的高分贝下收敛心里的故事。


朋友一涵在决定二战后租了一间校外的公寓,我们为了一起自制一桌饭菜忙得不可开交,突然聊起未来的话题。


-“我以后还要生活在这个城市,不管干什么。”


-“不知道研究生读完会不会有新的目标,但目前希望能在这里扎根。”


-“我会回来看你们的,如果工作不忙。”


那一晚,我特想看看,10年后的自己会是什么样子。


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最有价值的时刻,也许是那些对未来满怀期待与未知之时。这种情绪,对于青年来说也很珍贵。


今天,有一些朋友也想对着“时光机”说一说自己的故事,看看能否得到时间的回复。






大学里最常见的一个活动是,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张明信片。

我就收到了“未来邮差”时隔一年的明信片,对照来看,当时很想做到的事情大部分竟然都做到了,但也有很多遗憾。


大三那年,班主任给我们每人一张纸条,一个透明玻璃瓶。“你们把目标写在纸条上,毕业以后再取出来,看看完成得怎么样。”


我一直不太敢说太高的目标,因为完成不了很没面子。但是在只有我自己知道的小瓶子里,我写下了“国家奖学金”。


中青校媒记者 刘宇楠/摄


我觉得小瓶子一直在凝视着我,很多并不是我的目标的事情,都因为全身心地努力,而变成了附带的奖励。


虽然最后,我没有竞选上奖学金,也没有去兑换那个小瓶子,但我很清楚地知道,小瓶子里还装着一些没有保质期的梦想。


我知道,更好的我尚在远方,却又时时都在。







考研的决定是在晚上做的,“我能成为研究生吗?”,我把这句话写在一本笔记的扉页。

我是一个不太能持续努力的人,受到挫折就不知道是否应该继续,只好把“为什么要考研”“研究生阶段可以收获哪些”这些问题和回答都记录下来,这是我考研过程中的日常,也是这本笔记每一页的内容。

十二月,我再也受不了那种“没有任何正向反馈”的状态,但我强烈地想知道,哪怕是不能上岸,我坚持了这么久的结果是什么。


我希望得到这个“答案”,一直到十二月底,再到次年四月,我都逼迫自己沉浸到学习本身。


中青校媒记者 李嘉欣/摄

成绩出来的那天,我在笔记本上写下“能”字。好像,不对自己设限,是考研及任何其他需要长期投入的事情的答案。


我想,考研的目的,好像已经超越了这个考试本身,它让我确信了,我已经是一个可以为自己的人生选择负责,并为理想的生活不懈努力的大人。


十年以后,我能变成想象的样子吗?


我觉得也能。







秋招的时候,我看见校园里整整一个广场的校招咨询点。


大四时我已经有几段还不错的实习经历,听着姗姗来迟的就业指导课,想起第一次投递简历时的情形。


听了一些简历包装的课程,我觉得自己好像已经掌握了拿下hr的攻略。但是打开网上找到的精美模板以后,我才发现,真正的问题是没有什么可写的。


当时这份文件是“简历1.0.docx”,我决定大学里不管怎样,一定要用经历把这两大页填充得满满当当。

南昌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摄


第一次投出的简历特别空洞简单,却承载了我的全部期待。按下发送键之前,又把邮箱和文件查阅了三遍,然后一整晚都在想象自己第一天去实习可能遇到的手忙脚乱,打印机不吐墨,材料装订不合规矩,但是食堂饭菜可能不错。第一次觉得,未来离我这么近。


一直到第五封邮件,我才真正收获了第一个面试机会。现在我电脑里的简历是第三十二版。


我觉得人的成长就很像一个简历填补、扩充、优化的过程。在不断打磨简历的过程里,我把两张纸写出了更多的意义。这份简历也许永远没有一个定稿,它永远是下一段人生的入场券。





中青校媒记者 陈宇龙/摄



“不确定性”是我们这个阶段里,无法复制的宝藏。


它让我们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又小心地站稳,寻找下一个落脚处。我们不太坚决但又试图寻找突破地样子,被时间这种量化而又弹性的记录仪一一记录下来。


也许,想要对时光机问出的问题,记录着目标的小瓶子,存档了困惑的笔记本,和写满经历的两页简历,本身就是愿景,希望,光明,梦想。





 #今夜聊聊  


你觉得十年后,

自己身处何方,

在做怎样的事情?

责任编辑:曹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