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特区精神 迈向新的征程-澳门凯发

中国青年报  |  2021-09-01作者: 刘芳

    这是2020年9月17日拍摄的深圳市南山区后海片区(无人机全景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摄

    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继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激励干部群众勇当新时代的“拓荒牛”。

    ——习近平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2020年10月14日)

——————————

    8月26日,深圳迎来了41岁的生日。对于一个人来说,41岁已经是不惑之年,但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恰是风华正茂、青春无敌。

    那是1980年的8月,党和国家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明确要求发挥经济特区对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窗口和示范带动作用。1988年,设立海南经济特区。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这些经济特区,凭借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刷新了一个个中国速度,创造了一个个发展奇迹。

    时代常新,特区精神正诠释着中国故事中最壮丽的篇章,不断催人奋进,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和中国经济社会再创辉煌的强大精神动力。

    特区的“拓荒牛”

    1979年4月,广东省委负责人向中央领导同志提出兴办出口加工区、推进改革开放的建议。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还是叫特区好,中央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同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先行一步”,并试办出口特区。

    有这样一组组数据可以印证特区的发展:到2019年,深圳、珠海、汕头三大经济特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广东省gdp比重从1980年的6.4%提高到30.7%;到2020年,厦门地区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6.40亿元提高到了6384.02亿元;作为全国最大经济特区的海南,实现跨越式发展,正加速推进自贸区、自贸港建设。

    深圳,这个被人们称为中国最有改革精神的城市,几乎是从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就独具一种精神风貌——它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它是“敢为天下先”……这些曾经让人热血沸腾的励志口号,就是特区精神在人们内心的折射。

    1979年深圳建市后,从四面八方而来的基建工程兵陆续来到深圳,开荒拓土,清理河沟,开始建设一座崭新的城市。1981年,深圳电子大厦破土动工,这座当时内地第一座完全自行设计、自主施工的超高层建筑,赶在1982年前就正式竣工了,比原计划提前了半年。

    蛇口一声开山炮响,一个“4分钱惊动中南海”的故事开始广为人知。为了调动工人运泥的积极性,时任招商局常务副董事长的袁庚决定实行定额超产奖励制度,完成定额每车奖励2分钱,超过定额每车奖励4分钱,并且“上不封顶、下不保底”。

    虽然饱受质疑,但很快,这种能充分调动人积极性的用工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全国第一个实行分配制度改革、第一个工程招标、第一个实行干部聘任制、第一个实现住房商品化、第一个建立社保体系、第一个在企业内部进行民主选举……深圳开始引领全国改革风气之先。

    特区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犹如“拓荒牛”一般的特区人。也正是在特区人的开拓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5个经济特区在体制改革中发挥了“试验田”作用,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重要“窗口”作用,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梦想的主场

    “在深圳,你可以把一个从来都没有可能实现的事情,变为现实”,曾经在深圳华强北一米柜台卖硬盘的18岁姑娘杨庆,只有初中学历,看到从来没见过的数量众多的电脑,她暗下决心。她拿着每个月850元的工资,工作8个月后租下了第一个档口。10年后的今天,她已经创办了自己的自有品牌企业,成为一个月销售额百万元的企业老总。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面对销售额消失三分之二的降维打击,杨庆没有选择逃避,而是继续坚守华强北的柜台,持续加大对企业的现金投入和研发力度,并确保员工工资福利,“疫情也是大浪淘沙,最终能坚持下来的企业就是成功的胜出者”。

    在深圳,像杨庆这样的创业者还有很多,他们用自己的经历和实际行动诠释了特区精神的真正内涵。特区精神,既是深圳人共同的精神标识,也承载着崭新的时代内涵。

    1988年,25岁的徐少春辞去山东省税务局的工作,来到深圳,3年后,积蓄不多的他向岳父借了5000元,开始创业。1993年,徐少春创办金蝶国际软件集团,如今,金蝶已经连续16年稳居中国成长型企业应用软件市场占有率第一。

    同样是在1993年,陈志列和四个朋友组成团队,创办研祥集团,当时环境艰苦,陈志列为大家打气:“这可是我们研究生的发祥地啊!”“研祥”一词就此而来。1995年,研祥与合伙人开始自主研发自己的产品,如今,从能上天的“神五”到“神十”,到能够潜到世界最深海沟的“蛟龙号”潜水器,都在使用研祥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那是一个激情洋溢的年代。有梦想的年轻人选择奔赴深圳,因为“深圳不是你的故乡,却是你梦想的主场”。2021年8月10日,在深圳博物馆展出的“追梦——我和深圳的故事”展览中,有这样一个普通深圳人的故事。1992年,大学毕业的孙磊来到深圳,成为飞亚达招聘的第一个产品设计师。如今,孙磊已经成为飞亚达的总设计师,他对自己是这样定义的:“我是一个喜欢折腾的人,折腾在我的字典里是一个褒义词,它意味着有理想,并且有激情和冲劲去实现理想,在这一点上,我和深圳特别合拍”。

    在一定意义上,深圳吸引了和这座城市一样性格的年轻人,他们冲劲十足、朝气蓬勃,不断创新和超越。

    1993年年底,深圳出台决议停止登记注册新的“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企业。1999年,深圳把一直举行的荔枝节改成了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2006年1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出台一号文件,将自主创新战略确定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2010年10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出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定》,首次提出要从深圳速度、深圳效率向深圳质量、深圳品牌、深圳设计跨越。

    2017年,《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签署,吹响了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号角”;2018年,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发布,赋予了深圳更高的国家使命。

    续写“春天的故事”

    1983年,原深圳台副台长、著名演员祝希娟来到深圳,参与深圳电视台的筹建,从筹建到正式开播,仅用了3个月。回首那段岁月,她曾由衷感慨,“深圳是人们艰苦奋斗建设起来的,不是跳迪斯科跳出来的”。

    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每年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9年居中国内地大中城市首位;2017年,珠海和厦门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达到2.5%、3.11%,均高于彼时全国2.12%的平均水平。

    从一定意义上说,特区的实干精神,从法治建设的进程中得以显现。从1986年到2020年4月,深圳共制定229件法规,成为中国地方立法最多的城市,其中属于先行先试的立法近110件。汕头自1996年3月被赋予特区立法权以来,先后制定了59件富有地方特色的法规。

    深圳还率先推出300项“不见面审批”、商事登记“三十证合一”等举措。截至2021年5月,深圳商事主体总量达到359万户,深圳商事主体总量和每千人拥有商事主体数量继续蝉联全国第一。深圳境内外上市公司450家,5年间增加了129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6万家,5年增长了237%。

    珠海的诸多“吃螃蟹”之举也为人所铭记:1992年开科技重奖先河,率先实现12年免费教育,出台全国首部社保法规。2017年至今,珠海一路吹响“放管服”的号角,提高法治政府建设。2018年5月,珠海正式推进“全城通办”政务服务新模式,以政务信息共享为依托,先后公布珠海市第一、二批各651项“全城通办”事项清单,34个部门1302项“全城通办”事项落地实施。

    2015年,厦门出台全国第二部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法规《厦门经济特区生态文明建设条例》和福建省首部垃圾分类立法《厦门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探索出包括生活垃圾分类“厦门模式”在内的“厦门经验”。2020年1月,厦门登上“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荣誉榜。

    近期,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表决通过并实施,57项省级管理权限调整由重点园区管理机构实施,朝着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这一宏伟目标,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如火如荼。

    如今,站在新的起点上,经济特区也将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责任编辑:潘圆,宁迪,王聪聪,张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