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新探索
编者按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要源源不断把各方面先进分子特别是优秀青年吸收到党内来。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加强对共青团员的政治引领,积极向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抓好“推优”工作,是党赋予共青团的政治职责,是共青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关键举措。《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印发以来,各级各地团组织进行了实践探索。本报即日起特辟专栏,刊发一批来自基层的好经验好做法。
---------------
从大一递交入党申请书,到经过团内“推优”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再到确定为党员发展对象,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学生古再丽努尔感受到了学校全链条“推优”流程的规范化与有效性。在系统的培训安排和一对一的联络人培养下,古再丽努尔在成为入党积极分子期间接受了常态化的指导与培养。
近年来,东南大学不断完善“推优”工作,研究出台了《东南大学深化共青团改革的若干措施》,以参与团中央“推优”试点工作为契机,将“推优”改革试点创建作为学校共青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推优”工作的创新性、实效性、师生满意度持续上升,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高校是推荐优秀团员青年入党的主阵地,全方位做好‘推优’工作,积极向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是高校共青团发挥为党育人政治功能的重要体现。”东南大学党委副书记郑家茂表示。
从党建工作的源头发力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的学生曹一睿在全链条的“推优”工作引导下,有了清晰、完整、丰富的个性化培养方案,通过各类“微课堂”“云讲演”以及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曹一睿在入党过程中更有成长感。
这些完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工作机制,实现了学校“推优”数量和质量的双提升,进一步筑牢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根基,打造为党育人新格局。
“‘推优’改革试点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全校各院系在基本工作要求的基础上分类施策,有序推进,加强党建带团建,突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在院系党组织的有力领导下,团组织积极推动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阵地、课程、项目,构建科学合理、保质保量的‘推优’工作体系。”东南大学团委负责人杨文燮介绍。
各类阵地、课程、项目的建设,为团员的科学化、规范化入党工作提供了支撑,真正让先进团员在入党流程中思想上得到淬炼、理论上得到提升,把好了党员发展的“入口关”。2020年、2021年该校发展学生党员坚决落实两个“100%”,全面做到28周岁以下学生入党,100%从团员中发展,100%经过团组织规范化“推优”程序和全流程培养环节。
机制创新为“推优”保驾护航
精准的“选优”“育优”机制是做好“推优”工作的前提。东南大学不断完善党员骨干联系班级团支部的工作机制,持续加强对“推优”等工作的指导。针对少数民族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的情况,该校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吴凌尧常态化深入所联系的团支部开展谈话调研,精准制订符合学生实际的“推优”发展方案。
“在公共卫生学院,新生刚入学,学院老师就会深入各个团支部宣讲,向新生介绍党的光辉历史和伟大事业,激发新生入党积极性。”古再丽努尔说,“学院安排了一对一的联络人对我们开展常态化跟踪培养,解决培养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在过去的两年间,公共卫生学院学生的整体入党申请率显著提升,不同特点的学生在“推优”过程中都得到了精准指导,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学院党委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学院党组织领导和监督,将‘推优’整体工作纳入学院党建考核点,将‘推优’工作的规范度纳入对全院团组织的考核评价体系。根据学业成绩、综合评价及群众基础,切实制定优秀团员评价指标,从严从实做好‘推优’工作。”能源与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钱怡君介绍道。
同时,东南大学着力抓好基层团干部队伍建设,常态化组织学习相关制度文件,帮助团干部熟悉并掌握“推优”工作的方针和要求,不断剖析新时代学生的特点,规范“推优”程序,强化培养过程,提高“推优”工作水平。
让“推优”工作落地有声
如何将“推优”工作落到实处,如何让学生在“推优”过程中更有获得感,如何提升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实效性,成了该校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唐大伟思考的问题。
“在我们的学生宿舍社区、实验室公共空间等,学院开展党建、团建,让我们有效地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唐大伟介绍。
唐大伟所在的学院还建立了可供入党积极分子学习、活动、研讨的相对固定阵地。在这里,学生们可以交流研讨,分享学习心得。过去的一年中,党史学习教育成为这些学习阵地的鲜明主题,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对党史的学习与认知。
据了解,东南大学的“推优”试点工作通过一年多的创建,有效强化“推优”前的引导培养、重点突出“推优”过程中的指导培养、常态延续“推优”后的教育培养,使“推优”前、中、后3个环节间有机联动。
各院系在“推优”工作中,全面考察团员青年大学习、信仰公开课、校院两级“青马工程”等参与情况,落实“1 10 20 x”培育细则,即参加不少于1周的集中理论学习;参与不少于10次党团组织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获得不少于20小时志愿服务时长。此外,各院系依托本单位党建工作中的特色项目和团委工作中的品牌活动,开展针对入党积极分子的特色培育环节。
经济管理学院团委书记林琼认为,“正是这些细则的落实,促使入党积极分子在培养过程中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奉献精神不断提升,对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有了更深的了解,不断加深了他们对党的情感。”
杨文燮表示,建立全链条的“推优”工作体系,完善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方案,以规范制度和优化机制从严从实做好“推优”工作,是东南大学深入推进“推优”工作改革的主要举措。学校团委将进一步强化对团员的政治引领,履行好“推优”这项党赋予共青团的重要政治职责,源源不断把优秀青年吸收到党内来,不断彰显共青团组织为党培养和输送青年骨干的政治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