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满未知和挑战的科技创新征途上,已经可见95后的身影。
生于1997年的冯翀就是其中一位。他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同时也是一名在硬科技领域打拼了3年的创业者。
投身科创的缘由,和颇受年轻人追捧的科幻片《钢铁侠》有关。电影里,男主角进行悬空触控交互的场景,深深吸引着冯翀:为什么不能把这样的科幻场景变成现实?他和几个学生合伙人就这样,踏上了裸眼增强现实交互技术的创业之旅。
像冯翀这样的95后青年还有不少。在前不久举行的中国科协年会“青创汇”分论坛上,多位95后年轻人分享了他们和科技创新的故事。
95后、00后是在深度数字化、广度网络化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们习惯性地给他们贴上“特立独行”“我行我素”的标签,但在这些标签之下,这群如今年龄最大不过二十五六岁的年轻人,还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一面,比如,他们对于科技创新的热爱和向往。
相信科学的力量
凭着最初的好奇心,冯翀和几个同学花了12个月的时间,搭建出一套简易的投影交互原型,借此可对纸质资料进行翻译、搜索、记录等操作。这套设备获得不少学生竞赛的奖项。
获奖之后,这支年轻的科技创新团队,面临一个巨大的抉择:是凭借这些奖项顺利毕业,然后各自求学,各自就业,还是继续研发,将这一项目商业化?和大多数的大四学生一样,他们面临着升学和就业的压力,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他们不止一次地感到迷茫、犹豫,甚至是恐惧,也曾多次陷入了激烈的讨论之中。
“假如到此为止,我们的梦想也就到此终止了;假如继续创业,但失败的话,我们可能面临失去应届生的资格,包括失去求学就业的机会……”冯翀说。
最终,他们作出一个至今仍觉自豪的勇敢决定——继续创业:5个人,5条枪,翻身上马,继续在科技创业领域策马前行。
后来,冯翀逐渐组织起一个30多人的团队,以第一完成人的身份,获得了8项国家专利,并入选中关村u30年度优胜者榜单,成为历年来优胜者当中最年轻的一位。
作为一名95后青年,冯翀也曾尝试分析,他们这一代究竟有着什么样的特质,“我们的生活条件相对富足,也养成了相对任性的个性,但这种任性有时候可以化为一种强大的动力,那就是如果认定了一件事,就会特别执着和坚持。”
他告诉记者,他们这一代尤为相信科学的力量。不管是智能手机、移动支付,还是自动驾驶、人工智能,这些新生科技从闻所未闻到习以为常,不过是10年不到的时间,而95后青年的成长周期,完整地经历了这些科技腾飞的过程。
冯翀是看着科幻片和科幻小说长大的,他因此相信科幻世界描述的场景能够成为现实,他相信科学技术能够发展到让人们难以想像的地步,相信人工智能能够产生巨大的生产力,相信可控核聚变能够解决人类的能源问题,相信生物医药可以医治大多数的疾病,相信飞船能够探索更遥远的星辰大海……
“因为我们这一代有时间!假如这一切要到21世纪中叶,也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的时候才能完成,我们那时也才四五十岁。”冯翀说,因为相信,所以他们能够在迷茫时坚持下来,因为相信,所以他们在犹豫时能“看见”未来。
他们还相信自己的国家。冯翀出生于1997年7月,恰是香港回归的时候。
他说,中国从gdp世界第七到gdp世界第二,许多领域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无数的95后、00后青年和他一样,很少有历史的羁绊,他们记忆的时刻,大多是北京奥运,是上海世博,是全民抗击疫情的众志成城,这些都是国家的高光时刻,这些让他们有着强烈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赶超
王婧雨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总体设计部的一名95后。3年前,受到“运载火箭的能力有多大,中国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这句话的感召,她加入了中国航天的大家庭。
过去3年,中国航天不断带给她各种惊喜:2018年,中国航天发射次数达到39次,我国由此成为全球发射次数第一的国家;2019年,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第300次发射,金牌火箭也完成了第100次发射;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我国又陆续完成了“天问一号”“嫦娥五号”“天和核心舱”等发射任务,实现了中国人的火星探测梦、月球探测梦和载人空间站之梦。
伴随着这些“国”字号重大任务的推进,大批年轻的科研人员被推到任务的最前线。一个直观变化,是航天发射大厅从以前坐满白发稀疏的老一代航天人,到如今济济一堂的“头发乌黑茂密”的青年航天人。
2020年9月,王婧雨作为试验队的一名队员,参与了嫦娥五号探测器的发射任务。在发射场70多个日日夜夜,她经历了火箭从进场、总装到发射的全过程。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发射厂房外的一句话:颗颗螺钉连着航天事业,小小按钮维系民族尊严。这让她更直观地感到,航天人每时每刻都要严慎细实。
她告诉记者,有很多和她同龄的95后,他们第一次参与重大任务也会激动,但在她看来,最让人难忘的,还是和同事们在单位连轴转,齐心协力攻克难关的日子。
2017年7月2日,长征五号遥二火箭飞行任务失利。很多90后、95后航天人第一次亲身感受到发射失利带来的残酷。
然而,面对这样的挑战,航天团队没有任何退缩和犹豫,经过908天的日夜奔波,他们查找原因、反复论证、攻克难题,最终取得“胖五”复飞成功。强者不是没有眼泪,而是一直在含泪奔跑,这句话成为那段时间航天人的真实写照。
有人问王婧雨,与老一辈航天人相比,这一代航天人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这让她想起了戚发轫院士的一句话:对老一辈来说,他们是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实现从“无”到“有”的跨越,而年轻一代则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做到赶超,所以任务更加艰巨。
“这些年中国航天的成就也充分说明,只有创新才能占据先机,我们要把握好这种难得的历史机遇期,掌握发展主动权,才能担当起国家赋予95后航天人的重任。”王婧雨说。
她很喜欢一个前辈的评价:95后的中国青年,就是心里有火,眼里有光,一往无前的一群人。
“我们就要做这样的人,沿着梦想的阶梯拾级而上,在星辰大海的征程中永不停歇。”王婧雨说。
真正实现科技自信
中关村管委会主任翟立新说,从历史发展规律来看,科技创新还是年轻人的世界,一个人创新的最佳年龄是在25岁到45岁,根据统计数据,诺贝尔奖获得者作出获奖成果的平均年龄,是37岁。
“再过几年,95后青年也将陆续进入创新的最好黄金时期,现在无论是人工智能、5g、物联网,还是下一步的量子计算,都是我们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主要引擎。在这样的时代创新创业,他们具有巨大的优势。”翟立新说。
对于95后、00后,冯翀认为是承载强国志向的一代,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自当做中流之砥柱。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主任郑浩峻说,今天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越发达,社会就越繁荣,文明就越昌盛。人类文明发展史表明,科学技术的每次重大突破,都会带给人类社会重要进步,甚至开创人类文明的新纪元。
“95后、00后伴随着科学技术创新、知识大爆炸一起成长,应用和感受时代创新带来的种种便利,正在成长为未来科技创新的主导力量。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这是历史的规律,也是青年的使命。”郑浩峻说。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天体物理中心主任张双南,是担任“慧眼”卫星的首席科学家,他告诉记者,前不久,“慧眼”卫星直接测量到宇宙最强磁场,磁场强度高达约10亿特斯拉,比人类实验室目前所能产生的最强磁场——几十特斯拉高出几千万倍。
而这项成果论文的第一作者——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葛明玉,完成该论文时只有36岁。
“慧眼”的另一项成果和快速射电暴有关,科研人员依托“慧眼”卫星,发现首个和神秘快速射电暴相关联的x射线暴,确认其来自银河系内的一颗磁星。这一发现,获得了全球两大顶级学术期刊共同点赞:被英国《自然》杂志评为2020年十大科学发现之一,被美国《科学》杂志列入2020年十大科学突破。
这项成果论文的前三位作者,分别只有35岁、38岁、38岁,还是以年轻人为主体。
《科学》杂志的记者曾问过张双南一个问题:“你认为中国的科学和技术,什么时候能够真正达到国际一流?”
他当时答道,“我这一代不行了,我的学生能够有所作为,但真正能够使得中国建立科技自信的,是我学生的学生,也就是95后、00后的这一批年轻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