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溢出效应让“朋友圈”更紧密-澳门凯发

跨国巨头紧锣密鼓布展

中国青年报  |  2021-11-03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

    最近一周,在华经营的各大跨国企业都开始紧锣密鼓地布展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欧莱雅集团打造了一个360度开放的展台,用淡粉色系的镂空设计邀请观众现场体验;罗氏中国则把展台打造成一个“创新飞船”,寓意带着各种创新产品造福中国人;德国通快集团把位于江苏太仓的智能工厂“搬”到进博会,让观众近距离感受智能工厂带来的商业价值;特斯拉则把位于上海临港自贸新片区的超级工厂“搬”了进来,现场揭秘电动车制造的“独家秘笈”;世界材料巨头agc把备受关注的半导体材料带到了进博会……

    来自进博局的数据显示,第四届进博会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回头率超80%,参展数量超上届。其中,医疗展区世界500强和龙头企业超70余家,服贸展区有近50家,汽车展区500强及龙头企业数量占比超过参展企业六成。

    “反客为主”的法国美妆巨头

    “进博会是联通中国和世界的舞台,我们非常期待在这场盛会上为大家带来集团最新的美妆理念、产品矩阵与创新科技,并借进博会的溢出效应,推动中国市场成为世界创新枢纽与‘美好消费’的新高地。”欧莱雅北亚总裁及中国首席执行官费博瑞说。

    记者注意到,以欧莱雅为代表的跨国巨头,不仅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而且早早地拿出实际行动加大对华投资。就在10月下旬,欧莱雅中国携手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科协主席陈赛娟团队建立了“欧莱雅中国院士专家工作站”,期望通过美妆和医药健康技术的“破圈融合”找到传统美妆企业的新增长点。这个工作站将借助陈赛娟团队进行“皮肤屏障和损伤修复与再生的调控机制研究及转化”课题的科研攻关;同时,将借此机会联合培养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等不同梯队的跨学科创新人才。

    有意思的是,这家深耕中国市场24年的法国企业,还在进博会上“反客为主”了一把。作为进博会参展商联盟理事会轮值主席与日化消费品专业委员会会长单位,欧莱雅今年与进博局共同发起了“进博会参展商联盟拓扑行动”,呼吁参展商邀请行业协会、上下游企业、国内外企业家伙伴、高端个人买家、专业媒体、自媒体、知名主播、意见领袖等,作为专业观众参加进博会。该企业还要与进博局一起以主办方的身份从专业观众人数、专业观众质量、特色活动和传播广度4个维度对各参展商邀请、带动专业观众观展工作予以评定。

    高端创新,“进博首发”

    罗氏中国旗下的罗氏制药和罗氏诊断,在今年的进博会上占据了1000平方米的巨大展台。展台上铺陈的一盒盒创新药物,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救命药”。

    罗氏今年带来10多款重磅新药及新适应症,覆盖广谱抗肿瘤、血液肿瘤、罕见病、乳腺肿瘤、妇科肿瘤、免疫肿瘤及流感等重大疾病领域。其中,全球首个针对ntrk(神经营养性酪氨酸受体激酶)和ros1(基因重排)的广谱抗肿瘤药物,已于今年被纳入《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进口药品目录》,有望成为可供中国肿瘤患者选择的治疗方案。在血液肿瘤领域,罗氏带来的创新药物,有望将中国淋巴瘤患者5年生存率提升至西方发达国家水平。其中,佳罗华已于今年上半年获批,polivy也已被纳入天津自贸区药品绿色通道,有望更快惠及中国患者。此外,罗氏还将带来3款罕见病创新产品,助力中国罕见病诊疗。

    罗氏在进博会上“首发”最新高端创新药产品的原因是,在过去3届进博会上,借助进博会强大的溢出效应,其新药频频在中国快速获批。仅今年上半年,罗氏就实现了10款新药及新适应症在华获批。

    福迪威集团今年带来了setra aiir watch负压空气质量模块这一“亚洲首发”产品,该产品可以快速为密闭房间创造负压环境,有效防止污染空气的逸散,适用于医院、学校、牙科诊所、疗养院等诸多场所。

    福迪威亚洲总裁洪斌顺告诉记者,去年是该集团第一次参加进博会,其带来的dpt1000a动态参数测试系统在进博会上获得青睐,今年在深圳美浦森半导体正式交付。“才接触过一次,我们就发现进博会是展出新品的福地。”洪斌顺介绍说,中国是福迪威全球业务最重要也是发展最快的市场之一。目前,福迪威在中国拥有制造工厂,并在上海建有研发中心,上海也是福迪威的亚洲总部所在地。

    本土化是巨头的共同选择

    进博会不仅能给跨国巨头带来“订单”,也能让中国市场直接获益。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注意到,本土化是这些跨国巨头参加完进博会后的共同选择。

    世界材料巨头agc集团过去常常习惯“躲”在幕后,但连续参加4届进博会后,它也走到了聚光灯下。“去年,在中国商务部、贸促会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苏州和深圳分别投资9亿元和49亿元,建设了世界先进的大型工厂,现在这两家工厂都已顺利实现生产。”agc株式会社执行董事、agc集团中国总代表上田敏裕甚至还“读懂”了中国的“社会课题”,“我们作为大型制造业企业,努力提升地方就业、振兴地方经济、培养专业技能者,持续为解决中国的社会课题作出贡献。”

    这家日本企业特别“应景”地带来了集成电路、5g通信、智能交通、高端医疗、智能建筑、清洁能源等领域的最新材料科技。“从高大上到精专特新,从远在太空的航空航天,到近在身边的手机、电视和汽车,我们要助力中国相关产业快速腾飞。”上田敏裕说。

    德国通快集团也在中国频频“下单”投资。2020年9月,通快在太仓高新区签约,落地通快亚太区总部和核心产品激光器、高频发生器等项目;2020年11月,在深圳设立了全球第九个、中国第二个激光应用中心;2021年3月,其亚洲备件中心落地上海浦东新区。

    这家跨国巨头还在中国培养职业技术人才,2021年落地“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双元’师资培养工作站”;2021年6月启动“砺芒青年”项目,针对青年开展特色就业指导服务项目。

    特斯拉专设展台告诉“朋友们”如何在中国开厂做生意。它首次全面、系统地展示了自己“本土化成绩单”——目前特斯拉已在中国开通超过1000家超级充电站、700多家目的地充电站,覆盖360多座城市;建立了200多家特斯拉中心和体验店、110多家服务中心、12家直营钣喷中心、60多家交付中心,覆盖超过60座城市。

    随着进博会溢出效应逐渐放大,上海正成为外商投资中国的首选地。记者从上海市商务委员会获悉,今年前三季度,上海新设外商投资企业5136家,同比增长27.1%;实际使用外资178.47亿美元,同比增长15%,较2019年同期增长22%。前三季度,上海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47家,外资研发中心20家。截至9月底,上海累计设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18家,外资研发中心501家,均居全国首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