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是民之所依,关系着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年老时能领到养老金、生病住院可以报销、失业时有救济金、工伤能拿补偿金……这些都与提升人民生活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息息相关。
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
2012年11月15日,党的十八大刚刚闭幕,习近平总书记同中外记者见面时郑重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铿锵有力的话语昭示着,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成为党中央的宗旨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驶入快车道:参保范围扩大,待遇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以令世人惊叹的速度织就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网。
“中国社会保障发展的成就为全世界的社会保障制度作出了积极贡献,获得了世界范围内的普遍认可。”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评价说。
作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保障专业最早的研究者之一,在郑功成看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保障改革堪称人类历史上、社会保障发展史上的伟大实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将国家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作为基本政策取向,用一张越织越密的巨大社会保障网,稳稳地托起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增进人民福祉、惠及全体人民的社保理念愈发鲜明
不久前,天津市津南区北闸口镇低保户郭华同通过手机扫描综合救助服务卡上的二维码,登录区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信息平台,申请临时救助金。“从扫码到拿到救助金才3天时间,方便、快捷。”郭华同说。
在郭华同扫二维码的同时,村(社区)、镇、区三级民政网络随即启动。看到他在平台上描述的申报理由,村级民政专干与他联络并上门了解情况;经镇级民政专干初审,用专属网络送审区民政局……线上与线下“无缝接力”,主动发现、即时干预、精准救助、综合帮扶,让更多需要关注的人得到帮助。
近十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同程度地惠及全体人民: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逾10亿人,近3亿老年人享受养老金,老年人皆享养老金成为现实;
——全民医保目标基本实现,参保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13.6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以低保制度为主体的综合型社会救助体系实现了应救尽救,直接惠及数以千万计的低收入困难群体;
——养老服务开始向社区与居家老人延伸,2020年全国共有养老机构3.8万个,各类养老床位达823.8万张;儿童福利从孤残儿童向困境儿童扩展;贫困的重度残疾人有了生活与护理补贴。
在这些清晰可见的变化背后,烙印着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惠及全体人民的鲜明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精准定位——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
“社会保障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具体体现。”郑功成说,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全面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以及关于发展养老托育事业等多项重要的顶层设计,这意味着全体人民,不分城乡、地域、性别、职业,在面对年老、疾病、失业、工伤、残疾、贫困等风险时都有相应的制度保障。
随着我国社保制度顶层设计逐步完善,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先进理念与行动纲领确立起来,建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
迈向共同富裕的社会保障步伐愈发坚定
十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经历了持续不断的改革、创新、突破。
——全国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了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得到统一,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等。
——市场机制主导的各种补充保险和社会力量举办的慈善事业不断发展,多层次制度体系的框架基本成型。
“十四五”开局,中国迈步共同富裕新时代,国家制定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纲领,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基本儿童福利制度等加快建立。
郑功成表示,这些顶层设计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稳步、坚定地向前迈进。“这些都给全体人民提供了日益清晰、稳定的预期。”他说,这预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从过去长期的试验性改革阶段,步入成熟、定型发展的新阶段。
从统筹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社会保障调节经济发展“稳定器”的功能正显现出来。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及时出台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政策,全年共减免1.7万亿元,失业保险稳岗返还1042亿元,支持复工复产。全国医保系统“先救治、后结算”确保患者治疗无忧,累计预拨用于新冠肺炎救治专项资金200亿元。
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愈发充盈
陈铭是一家外地企业派驻天津的员工,此前在天津看病就诊,他要自己先垫付费用,再回去报销,而且看门诊时医保个人账户的钱也用不了。如今,他办理了医保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后,可以刷社保卡或扫医保电子凭证直接结算。“这真是以人为本,消除了大烦恼!”陈铭感叹。
从全国范围来看,近年来跨省医保异地结算的步伐愈发加快。目前,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已覆盖全国,以及所有统筹地区、各类参保人员和主要外出人员。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已联网定点医疗机构5.72万家,定点零售药店10.36万家,今年累计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500.01万人次,涉及医疗费用12.49亿元。
截至今年3月,全国有72个统筹地区启动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等5种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并计划在年底前覆盖所有统筹地区。
“如今,社会保障已成为全体人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和制度保障。”郑功成说。
一方面,待遇不断提高。我国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自2005年以来连年提高。职工和居民在医保政策范围内的住院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0%和70%左右,近几年来通过药品招采等措施更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通过代缴基本养老保险费使6000多万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养老保险,通过医保扶贫专项行动累计减轻贫困人口医疗负担3300多亿元。全国城乡平均低保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707元、525元。残疾人“两项补贴”与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不断提高。
另一方面,机制逐渐理顺。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实现了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优化,组建国家医保局、退役军人事务部,扫除了长期制约社保改革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近年来,医保改革步伐明显加快,药价虚高、欺诈骗保现象得到抑制,老百姓从中得到了实惠。
与此同时,社会保障的经办服务能力与水平持续提升,基本建成了从中央到省、市、县、乡镇(街道)的五级社保服务网络,社保信息化建设得到加强,网上经办和异地协作普遍推广,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顺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基本实现。
在郑功成看来,中国社保制度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归根结底在于中国社会制度与治理体系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政令统一,顶层设计的战略目标以及持续的五年规划,保证了社保体系建设持续有力有效有序地向前推进。
与此同时,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发展之路。立足人口众多、城乡差距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坚持渐进改革的基本方略,将养老、医疗、低保作为优先建设项目,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职工 居民”两大制度平台,实行社会救助制度与扶贫政策有序衔接,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坚持实行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方针。重视兜住民生底线,各项保障待遇随经济发展逐步提高,让人民群众每年都有新的获得感。”郑功成表示,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过了许多西方国家一百多年走过的历程,正是这些成就,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支撑,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