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帮新农人,如何让传统农活儿“变脸”!-澳门凯发

共青团新闻联播  |  2023-01-12

主播君的话

种蔬菜、养蜜蜂、育苗木,看似传统的农活,在新农人手上“变样”、致富。

在甘肃省漳县,有这样几位年轻人,他们都放弃了大城市、城镇的就业机会,选择返乡投身农业,成为新农人;他们都选择适当合作模式,改变传统“一家一户”的形态……了解他们的故事,看看能为我们新时代青年如何参与乡村振兴提供哪些启发?

王育芳:新模式缓解青年农民不足

1991年出生的王育芳是土生土长的漳县新寺镇晋坪村人,大学毕业后,揣着一份回报桑梓的情怀,毅然回到家乡。起初,王育芳在新寺镇工商所工作,因负责营业执照办理业务,经常遇到来办合作社营业执照的种植大户,所以了解了一些蔬菜种植前景和国家政策,于是萌生了种植蔬菜创业的念头。

王育芳用仅有的4万元开始圆“致富梦”。她买了礼物,走东家串西家,上门劝说、恳求帮助、解释发展前景,用1周时间租到5亩地。村党支部得知她创业的情况后,立即组织召开党员群众大会,宣讲党的政策,解除群众顾虑。经过大家的努力,王育芳共流转土地100多亩,联合5户村民注册成立蔬菜种植农民合作社。

晋坪村土地肥沃、气候湿润,有种植蔬菜的优势。但青年农民外出务工,村里老人妇女居多,一部分土地成了撂荒地。

“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王育芳一边买书自学,一边向县农技人员虚心请教,还积极参加县上组织的各类农业技术培训,通过实践探索和精心管理,目前合作社共吸收社员76户,建成蔬菜基地50多亩。

王育芳按“合作社 基地 农户”的发展模式种植高原夏菜,投资500多万元建成2000平方米的蔬菜保鲜库,带动150多名留守妇女就业,每人年收入稳定在1万元以上,同时带动周边3个乡镇的农户种植蔬菜,并实行统一种植、管理、销售。

包洁文:农特馆成土蜂蜜的“新”销路

1989年出生的包洁文是漳县盐井镇前进村人,原本是光鲜亮丽的城市“白领”,却在2016年辞职返乡创业,成为一名新农人。

包洁文从小就喜欢吃家乡的土蜂蜜,看到当地有得天独厚的养蜂条件,且政府对中蜂养殖有扶持政策,就决心创业。“养殖户大多年龄偏大,都用传统的养殖方式,就想着借助自己年轻、爱学习的优势,探索一条新型中蜂养殖之路。”包洁文说。

2016年7月,包洁文牵头成立了蜜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一边学习养殖技术,一边手把手教给群众,从提供蜜蜂养殖设备、技术澳门凯发的服务支持到联系平台销售,为农户提供“带、帮、销”一条龙服务。目前,合作社已发展成一家集中蜂养殖、繁育、销售、技术指导于一体的专业合作社,拥有蜂群5000多群,社员达200多户,养蜂能手7人、技术人员10人,已带动10个乡镇300余户农户发展中蜂养殖。

中蜂养殖成功中,包洁文便想着如何主动融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大潮,带动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

2019年,她通过市场调研和深入研究,立足漳县丰富的农特产品,借助互联网优势,注册成立土特产公司,致力于打造漳县品牌化的绿色有机农特产品。

为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2021年,包洁文在兰州、青岛等地成立线上、线下漳县农土特产品展销馆,为省内及沿海客商提供全方位了解漳县、推介漳县特产的窗口和平台。目前,展销馆已有全县20多家生产企业、180余种农产品入驻,辐射带动270余户群众参与农产品销售。

“农特馆的设立是实现我县农产品生产企业降低风险、共享收益、减少投入、保障收入的良性发展模式,不仅能带动全县产业发展,也能帮助群众增加收入。”包洁文说。

成明:苗木让撂荒地变致富田

顺着漳县东泉乡能岸村河滩社的一条盘山公路来到山顶,有大片的育苗基地,苗木郁郁葱葱……这是漳县东泉乡陇盛园林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千亩苗木种植基地。

“我们合作社种植元宝枫木本油料300亩,林下种植农作物400亩、牧草300亩、淫羊藿50亩、西洋参10亩,带动周边群众年均增加务工收入1万多元。”合作社负责人成明介绍说。

1986年出生的成明,老家在漳县东泉乡能岸村。东泉乡地处漳县东南部,有20多万亩林地、8万多亩草地,是漳县森林覆盖面积最大的一个乡镇。但当地海拔高、山地坡度陡、交通不便,粮食种植产量较低,农民收入偏低。

大学毕业后,成明放弃在城市就业的机会,返乡创业。2018年,在东泉乡政府的支持下,他流转土地1600多亩,注册成立漳县东泉乡陇盛园林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成千亩苗木种植基地,栽植元宝枫、金叶榆、紫叶李等7个树种,套种芍药、中药材、油菜、藜麦等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同时,结合林下经济,养殖猪、鸡、中蜂等,发展乡村旅游,建成综合性现代农业木本油料、旅游观光基地,使昔日的撂荒地变成了今日的致富田。

按照“基地 合作社 贫困户”“支部 合作社 农户”的模式,成明的合作社每年吸纳400多名当地不能外出务工的老人、妇女及待业青年在家门口就业,累计发放劳务工资250多万元。目前,有130户村民入股。4年来,合作社共为入股村民分红90多万元、土地流转分红40多万元。

“今年合作社新扩建了元宝枫基地300亩,栽植的元宝枫、金叶榆、紫叶李等树种远销北京、西安、内蒙古等地,加上套种的淫羊藿、西洋参等中药材,一年收入在300万元以上。”成明说。

— end —

转载请注明来源

共青团新闻联播(id:gqviewpoint)

记者 | 马富春 

编辑|杨宝光 统筹|陈凤莉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杨宝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