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猴痘疫情持续加重,我国四项措施加强防控-澳门凯发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2-08-16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

    “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8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病毒学首席专家董小平说,2022年5月以来,猴痘再次走出非洲,目前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我国现在尚未发现相关的病例”。

    据世界卫生组织8月10日发布的猴痘疫情报告,已有89个国家和地区向世卫组织报告27814例实验室确诊病例和11例死亡病例,其中绝大部分病例来自欧洲和美洲地区。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8月10日发布数据显示,美国猴痘确诊病例数已达10392例。除怀俄明州外,美国其他49个州及华盛顿特区都出现了猴痘疫情。距离美国5月18日确诊第一例猴痘病例,仅过去了不到3个月。

    美国是本轮猴痘疫情报告病例数最多的国家,报告病例数第二多的国家是西班牙,超5000例。西班牙卫生部7月29日确认,该国出现首例猴痘死亡病例。据西班牙广播电视公司报道,这也是本次猴痘疫情中欧洲首例死亡病例。7月30日,西班牙出现第二例猴痘死亡病例。

    早在7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是世卫组织发布的最高级别警报。当时,全球75个国家和地区向世卫组织报告了超过1.6万例猴痘病例。不到20天,报告病例数增加了近1万例。其间,我国也在持续关注着猴痘疫情,并积极做好相关准备。

    美国猴痘病例近一月增幅超16倍

    本轮猴痘疫情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是因为自5月上旬以来,一些非历史流行国家和地区均报告了猴痘病例,且大多数有旅行史的确诊病例曾到访的是欧洲和北美,而非猴痘流行的西非、中非。世界卫生组织称,这是猴痘病毒被发现以来,首次在不同地理区域的非历史流行国家地区和历史流行国家同时报告许多猴痘病例。

    疫情刚开始时,在欧洲比较严重。当地时间7月6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曾表示,全球58个国家和地区已报告6000多例猴痘病例,可能还有大量病例未被发现。当时全球超过80%的猴痘病例来自欧洲。据美国疾控中心数据,截至7月6日,共收到605例猴痘报告病例。

    一个多月后,病例数的分布情况发生了改变。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目前美国的病例数超过全球病例数三成,已从7月6日的605例增加到8月10日的10392例,增幅超过16倍。与此同时,全球猴痘病例的增幅约4倍。

    美疾控中心数据显示,8月10日当天全美报告新增猴痘确诊病例1391例,这是美国自5月报告首例猴痘病例以来,单日新增病例数首次过千。

    8月4日,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宣布猴痘疫情为该国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加利福尼亚州是美国猴痘病例较多的州,该州参议院组成的猴痘应对特别委员会于8月9日举行首次会议,呼吁联邦政府采取更多行动控制疫情。

    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猴痘病毒

    猴痘属于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是正痘病毒中对人类致病的4种病毒之一(其余3种为天花病毒、痘苗病毒和牛痘病毒)。猴痘病毒有西非和刚果盆地两个分支,其中,西非分支病死率约3%,刚果盆地分支病死率约10%。2022年5月以来,非地方性流行地区发现的猴痘病例样本,测序分析结果为西非分支。

    本次疫情是否有发展成更大疫情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官方网站中指出,猴痘不像其他一些传染病那样具有传染性,因为它需要与感染者有密切接触(例如,面对面、皮肤对皮肤、口对皮肤或口对口)以及接触受到污染的环境或受到感染的动物,才能传播。

    6月27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猴痘防控技术指南(2022年版)》指出,猴痘病毒主要经黏膜和破损皮肤侵入人体。人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的呼吸道分泌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他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也可在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时通过飞沫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

    6月22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猴痘健康提示”指出,猴痘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预后良好。目前国内尚无特异性抗猴痘病毒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和并发症的治疗。

    中国疾控中心研判,我国一般人群暂无感染风险。如发现猴痘输入病例,主要在其接触者中存在一定感染风险。

    需提高医卫人员对猴痘的识别能力、报告意识和诊治能力

    记者注意到,近期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却持续出现猴痘疫情。据日本媒体7月25日报道,日本厚生劳动省当天证实日本国内出现首例猴痘病例。印度7月14日报告首例猴痘确诊病例,感染者是一名近期有国外旅行史的35岁男子。7月22日,印度出现了猴痘死亡病例,该患者没有猴痘症状,他因脑炎和疲乏症状住进了医院。6月22日,韩国疾控机构报告,该国出现两例猴痘疑似病例,均为近日入境人员。6月21日深夜,新加坡卫生部门宣布确诊一例境外输入猴痘病例。

    我国目前已经开展了防控猴痘病毒的相关工作。在6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就曾表示,中国疾控中心已对猴痘病毒敏感性和特异性在非洲塞拉利昂进行了验证,所以,我国有能力及时发现潜在输入的猴痘病例。

    此外,已经发布的《猴痘防控技术指南(2022年版)》为各地进一步做好猴痘疫情防控工作,规范猴痘流行病学调查、接触者判定和管理、实验室检测等工作提供了指导方案。

    6月14日,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制定的《猴痘诊疗指南(2022年版)》发布,旨在提前做好猴痘医疗应对工作准备,提高临床早期识别和规范诊疗能力。该指南指出,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做好猴痘诊疗相关培训,切实提高“四早”能力,一旦发现猴痘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应及时按照有关要求报告,并全力组织做好医疗救治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关于我国接下来防控猴痘的工作,中国疾控中心病毒学首席专家董小平表示,将继续围绕以下4方面加强:一是加强对疫情的研判,实时跟进国外疫情形势和防控工作进展,开展疫情的风险评估;二是加强猴痘检疫监测工作,加强入境人员尤其是来自疫情地区人员的健康监测;三是加强对医疗卫生人员的技术培训,因为绝大部分医生没见过猴痘,要提高识别能力、报告意识和诊治能力;四是做好猴痘诊断试剂、治疗药物和疫苗的准备,从而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

责任编辑:姜蕾,齐征,王国强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