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迎来首批“常驻民”-澳门凯发

直击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出征太空

中国青年报  |  2021-06-18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进驻天和核心舱的航天员向全国人民敬礼致意的画面。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航天员乘组进驻天和核心舱的画面。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点火发射。新华社记者 刘磊/摄

    时隔5年,太空再一次迎来中国人的身影。

    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也是中国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任务的成功,标志着中国航天员常驻太空的时代已经到来。

    当天5时40分,在西北大漠腹地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这里的天还未完全放亮,却已吸引不少媒体记者支起“长枪短炮”,他们来见证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的出征瞬间。

    6时许,在问天阁附近的道路上,人们翘首以盼,为即将出征的航天员送行,路上行走的工作人员神情肃穆,来往的车辆秩序井然。

    此刻,阳光冲破云层洒向大地,出征现场万众期待。

    6时30分许,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出一楼出征大厅,出现在圆梦园广场上。

    此刻,圆梦园广场彩旗飘扬、人头攒动。欢送人群挥舞鲜花、国旗、彩旗,大声呼喊:“向航天员学习!向航天员致敬!”“祖国和人民期待你们载誉凯旋!”

    在场的人们用各种方式为航天员壮行,为他们祈福加油。

    6时32分,汤洪波、聂海胜和刘伯明排成一排。

    “总指挥长同志,我们奉命执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准备完毕,请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聂海胜,航天员刘伯明,航天员汤洪波。”广场上传来洪亮的声音。

    “出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任务总指挥长李尚福庄重地下达命令,并举手敬了一个军礼。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伟大的祖国……”伴着乐曲《歌唱祖国》,现场民众用力挥动着手中的彩旗为航天英雄送行。

    3位勇士身穿沉重的白色战袍,迎着大漠朝阳,缓步走向开往载人航天发射场的专用车辆。在多辆摩托车的护送下,车队穿过夹道欢送的人群,向5公里外的载人发射塔架进发。

    此时,在距地面几百公里的轨道上,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已做好各项准备进入了交会对接轨道,等待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到来。

    晨光下,发射塔架由上至下徐徐打开回转平台,长征二f火箭托举着神舟十二号飞船离开塔架的怀抱。火箭露出全部面容,白色的长征火箭耸立在蓝天与荒漠之间,直指苍穹。火箭箭体上鲜红的五星红旗和“中国航天cz-2f”字样格外醒目。

    9时22分,“……3、2、1,起飞!”全场观众跟着零号指挥员口令同声高喊。

    刹那间,大地震颤,烟尘沸腾,长征二号火箭发出巨大的轰鸣声,火箭托举着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直入云霄,飞向太空。

    9时52分,航天员接到指令可以解开锁扣,这就像飞机起飞阶段完成后,乘客可以解开安全带适当活动一样。

    10分钟后,飞船开始第一次自主变轨,在接下来的3个小时内,飞船需要进行多次类似的自主变轨。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轨道专家李革非说:“通过多次变轨,可以将飞船的轨道逐步抬升,达到满足与组合体对接的高度,同时完成轨道偏差的修正,保证飞船的运行平面与天和核心舱一致,最后还要进行相位调整,逐步缩小与组合体的距离,所有这几步工作都将在这3个小时内完成。”

    14时许,经历多次自主轨控后,神舟十二号转入寻的飞行段,此时航天员距离中国的太空家园不足50公里,随着相对导航的建立,近距离自主交会对接正式开始。

    此时地面将在几分钟内与飞船、航天员等各个系统确认飞船状态,当确认状态一切正常后,北京总调度指挥航天员设置交会对接前飞船的状态,为接下来的对接做好准备。

    “各号注意,我是北京,飞船转200米保持,状态正常,天和核心舱对接前状态正常,继续实施交会对接。”屏幕上,神舟十二号与天和天舟组合体的距离越来越近,紧接着就来到19米的停泊点上,伴随着“飞船转最后靠拢”的口令声,飞船一点点驶向这座在太空中遨游了18天的太空家园。

    “对接机构捕获”

    “对接环拉回开始”

    “对接锁锁紧开始”

    ……

    15时54分,交会对接成功!

    这是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后,首次与载人飞船进行交会对接。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不到7个小时,如果汤洪波从北京出发坐高铁,这个时间还到不了家乡湖南湘潭,而今他已能抵达中国的太空家园。

    飞船与组合体对接后,航天员进到核心舱的操作,就像人们开车回到自家院子的门口,先要开车门,再开院子大门,还要走过庭院来到家门口,最后再打开房门。

    “10年前,我作为北京调度亲眼见证了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实现首次交会对接,今天还是在同样的地方,我们再次见证神舟十二号快速对接,看到航天员穿过舱门,这是对我参加载人航天任务十周年的最好见证。”有“神八哥”称号的北京飞控中心技术人员杨彦波感慨道。

    彼时,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已将厚重的舱内压力服换下,穿上了轻便的蓝色舱内工作服,按程序完成各项准备后,他们先后开启节点舱舱门、核心舱舱门。

    18时48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核心舱,动作一气呵成,飞控大厅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是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未来3个月,3位航天员将在这里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太空出舱等活动,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从清晨6时32分出征,到傍晚18时48分入驻空间站,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和他们背后的中国载人航天队伍仅用了12个小时。

    告别了地球,便可以拥抱太空。现在,3位航天员在空间站驻留的每一分钟,都在不断刷新中国人驻留太空的时长纪录。

    你好,中国空间站。你好,太空!

    本报甘肃酒泉6月17日电

责任编辑:李立红,焦敏龙,惠滢,高山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