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填表好看”的形式主义为何屡禁不绝-澳门凯发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2-04-21作者:张楠迪扬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段时间,各地各部门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对党员干部、政府官员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乱象予以集中曝光。有地方曝光基层工作走过场,在制度“上墙”上做足了功夫:居委会挂了近百块牌子,包括标识牌、制度牌、宣传牌等,令人眼花缭乱,但实际上工作多是敷衍应付了事。还有的地方部门,刷微信群工作过度留痕,“盯群”“爬楼”忙得不可开交,实际工作的落实效果却鲜被问津。

形式主义,通常指一味注重表面的形式、流程,不注重工作本身的质量和实际效果,造成不必要的繁重负担、资源浪费,还会滋生敷衍了事、不用心、不作为的负向行政文化,是危害国家治理能力的顽瘴固疾。

形式主义是现代科层制的通病,不少国家都饱受形式主义之苦。red tape (繁文缛节)一词源于英国,用于形容令人不胜其烦的程序文牍、形式主义。red tape本义是“红色带子”,早期的英国政府习惯用红色带子把官方文件扎在一起,后来这个词逐渐演变为形式主义和官僚作风的代名词,特指行政机构低效运行。部门分工、层级明确本是现代科层体制的鲜明优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本来的优势也可能成为滋生形式主义的结构基础。

在正常的科层运行中,规则、程序、流程是政府机构和科层体系顺畅运行的秩序规范和重要保障。然而,当这些规范和秩序不能有效服务于治理目标,而是变为空洞的流程时,形式主义的苗头就开始显露。当形式化内容的总量及复杂程度不断增加,甚至成为工作内容本身,科层制的运转便会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这些无谓的浪费、内耗,最终成为科层制运作的沉没成本。比如,经常被提及的“文山会海”“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现象,就是行政流程失去内容实质、变为形式主义的典型案例。

本质上,形式主义是官员履职、政策执行的变通行为,变通的原因存在多种可能性。首先,基于科层制的结构特征,上下级政府之间始终存在“委托-代理”关系,上级依靠下级实现政策执行。在这个过程中,上级对下级很难实现完全的信息监督。对于下级政府来说,总有一些工作的实际完成效果是上级难以洞察及掌握的。那么,表象化、易于展示和观察、完成难度较低的形式化工作,就可能成为下级更愿意展示给上级的“工作绩效”。这也是为何总有地方官员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打造形象工程。

这说明,在一些地方,相关的绩效考核制度可能难以落在实处。现代政府绩效考核多采用“关键业绩指标”(kpi)考核方式,设计优良的考核体系可以敏锐而准确地捕捉到真正的绩效,但是设计不佳的体系则可能被形式化的指标占据。有的地方在投入行政资源、开展具体工作之前,首先考虑的是“是否具有填表价值”。在相关排序中,易于形式化展现的工作会被重点对待,而填表价值低的工作则可能被后置。

形式化指标更多只考核动作是否完成、完成数量如何,但要达到制度效果,则需要在形式之外进行大量的过程性投入,而这些很可能不易观察、不显见、难以在形式上量化。于是,在执行时只做表面功夫,诉诸形式主义便成为更轻松、“讨巧”的办法。

当然,形式主义也可能出于无奈和不得已。在事权大于职权、任务大于资源的情况下,如果上级层层加码,基层就会不堪重负。对于干不了、干不完、没法干,超出基层的实际能力但又必须完成的工作,过分关注表面形式、不讲究实际效果便成为一些基层单位的无奈选择。

整治形式主义,不仅需要夯实基层减负的落地效果,释放地方政府的精力和活力,也要引导建立效果导向的考核和监督体系。当然,只有将求真务实内化为共识性价值,才可能产生自我约束力,使之成为各级政府官员崇尚和积极推行的工作作风。营造踏实肯干的行政文化,加强公务员队伍的职业伦理、职业精神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持之以恒、不断推进,从制度建设上升为价值内化。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白毅鹏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