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武汉的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的熊家锐等三名高中生发现的一颗主带小行星,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中心确认。根据该中心的相关规定,熊家锐等三名高中生组成的小组将拥有此小行星的命名权。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中心颁发的确认证书
熊家锐是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学生自治科学研究组织——学生科学院天文与地球科学分院的一名成员,高三在读。他从小喜爱天文,2017年至2021年,累计4次闯进天文奥林匹克国际决赛,2次选拨入国家集训队,取得了2银1铜的成绩。对于未来,熊家锐也将打算选择天文学或理论物理作为研究学习方向。
△熊家锐(右)和指导老师合影
网友纷纷表示:厉害!真“追星一族”
这颗主带小行星是如何发现的?
主带小行星是指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是最常见的小行星类型。2021年,熊家锐等三名学生参加了一个基于国际互联网的动手搜寻近地移动天体的计划。在那一期的搜寻计划中,熊家锐获得了来自国际小行星搜寻活动的观测数据。通过一个月的课余观察及分析,他们发现了这颗小行星的存在。
△熊家锐小组发现的小行星在星空中的位置(红色标示部分)。
“目前已经确认发现的这颗小行星的存在性,未来还要通过长时间的观测,获得足够高精度的数据,才能完全确定其运行轨道。”熊家锐介绍,目前是授予该小行星的一个由数字和字母组成的编号,正式编号则是等小行星的相关信息被完全确定后授予的一个数字编号,“届时命名权和正式编号将同时发放。”而顺利的情况下,这样的小行星需要6年左右才能获得正式编号和被命名的权利。
小行星的编号和命名遵循什么规则?
小行星的名字由两部分组成:前面一部分是一个永久编号,后面一部分是一个名字。
给小行星的命名还需要遵循一系列原则。2020年11月更新的小行星命名原则:
1. 不可以命名自己 (但两位发现者可以互相交叉命名);
2. 不能超过16个字符的长度(包括空格及标点符号);
3. 最好是一个词语;
4. 可以用某些语言拼读发言;
5. 不得是带有攻击型的词语;
6. 不能与现有小行星的名称太过相似;
7. 不允许宠物名字作为名称;
8. 不允许商业性质的名称;
9. 不允许政治,军事或宗教活动名称 (相关人物已死去超过一百年,或者事件发生在百年前除外);
10. 不能是有争议的政治人物 (无论去世多久);
11. 必须尊重知识产权;
12. 必须证明是已经存在的名字;
13. 名称必须公众可以免费使用。
以中国元素命名的小行星都有哪些?
小行星是目前各类天体中唯一可以根据发现者意愿进行提名,并经国际组织审核批准从而得到国际公认的天体。一颗小行星在累积了至少4次冲日期的观测数据后,方可获得永久编号,并确定发现权归属,随之一同确定的还有这颗小行星的命名权归属,发现权和命名权归属同一人(或组织)。那么,以中国元素命名的小行星都有哪些呢?
以中国地名来命名
中国34个省市自治区大部分都有对应的以行政区命名的小行星,例如北京星、上海星、天津星等等,唯有山西省目前是太原星。
以中国科学家来命名
比如,1999年10月,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国际编号为8117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用中国神话传说或是发生的大事命名
比如瑞华星(意为中国的幸运星,这也是第一颗中国发现的小行星),以及女娲星、嫦娥星、中华星等;
用古代著名人物命名
比如,为了纪念祖冲之对科学文化作出的伟大贡献,紫金山天文台将1964年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1888的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