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上海4月25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其濛)近日,上海每日新增阳性感染者数量仍然较多,重型、危重型病例人数有所上升。日前,于4月5日开舱的上海临港方舱医院将1.36万张床位中的2000张床位改造为定点医院床位,用于收治新冠普通型及有基础疾病的轻型感染者。该方舱医院由江苏、浙江援沪医疗队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医护管理团队协作共管。舱内医疗救治情况如何?援沪医疗队如何打好配合?今天,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了浙江援沪医疗队的护士金陈杰。
金陈杰出生于1995年,来自金华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是一名党员,也是医院的一名青年团干部。他告诉记者,医疗队在选派援沪成员时,首先考虑医务人员的政治品德和职业素养,并且优先选择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等相关学科内服务态度好、技术过硬的业务骨干。他说:“方舱医院工作强度还是挺大的,因此也会考虑男护士优先,但男护士在各家医院里仍然是少数,我们医院这次一共来了35位援沪同事,其中护士有20人,男护士有4人,男护都来自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平时工作中,男女护士负责同样的工作,只是搬重物时男护士会主动承担。”
在方舱医院内,考虑到院感防护的要求,实行4小时一班的轮班制。“我今天的班是凌晨0点到4点,明天就是4点到8点,以此类推。之前在原单位的排班是白班、中班和晚班依次三班倒,也就是说现在和在原单位的工作强度差不多,但考虑到患者数量多、病毒传染性强等情况,工作压力相对会更大一些。”金陈杰说。
4月3日进舱以来,金陈杰和同事们主要负责入舱患者收治、核酸采样、物资保障、康复患者出舱流调等工作。随着近日舱内部分床位转为“亚定点床位”,普通型和伴随基础疾病的新冠患者陆续入舱,他们的工作强度也增加了。但同时,大家对工作也越来越熟悉和细化:“例如新冠肺炎普通型患者,他们的症状会比较明显,需要更多照护;还有小朋友、老年人、孕妇有特殊需求,也需要我们花更多心思去照料。”
舱内的医疗物资配备和工作流程也在不断完善。一周前,有位伴有糖尿病的老年患者急需胰岛素,医疗组各方紧急协调,为他及时配到了药品,老人很是感谢。现在,“升级”后的方舱已经为慢性病患者备齐了所需药品。
收治患者时,来自不同分队的医护人员会默契地“打配合”。金陈杰说:“比如一车病人过来,我们会将男女患者区分开安排入住,让他们生活更便利。有时候一下子收治了大量患者,性别比例不同,我们负责不同区域的医护人员会互相协调男女病人,以达到更好地服务患者的目的。”截至今日15时,浙江援沪医疗队累计收治入院患者14766人,出院10824人。
在辛苦工作的同时,医护人员们也收获了来自患者的感谢。金陈杰说,有位较早入舱的10岁男孩,性格特别阳光、热情,经常积极帮助后续入舱的叔叔、伯伯,介绍环境、倒垃圾等;有一次,他拿出一个苹果让男孩唱歌,男孩脸红得厉害。“他康复出院那天我不在班上,他就托隔壁大叔给我留了一杯自己省下来的酸奶。大叔还告诉我,小男孩本想亲口对我说谢谢的,但找了每个‘大白’都不是我。我听说的时候眼睛一下子就红了。”他说。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