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新闻网报道,下个月,2023年度国考笔试即将开考。近期,江苏、山东等地2023年度公务员省考招录也已陆续启动。各地均强调加大对高校应届毕业生和基层岗位的支持力度,多地还专设岗位面向残疾人招录。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事业发展,关键在人。某种意义上说,公务员招录不仅是为公职岗位选贤任能,也在为社会就业构建一套评判标准。公务员招录释放出的价值信号,很容易成为企事业单位引才选才的“参考答案”。因此,其示范效应不容小觑。
专门为残疾人设岗,这是公考的责任、也是良心。说责任,是因为从公共政策来说,这是“师出有名”的常规操作。早在2008年,《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就明确提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要带头安置残疾人。2013年,《关于促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的意见》出台;2021年,《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出炉……公务员招录“礼遇”残疾人,是公权责任的彰显。说良心,是因为这体现了尊重残疾人群体,着力为他们提供平等就业机会的原则。不管是高考为残疾考生“开启一扇窗”,还是就业创业为残疾人“打开一道门”,都能够帮助他们减少发展障碍,打开更多人生可能。
在数量有限的公职岗位中,拿出一部分来为残疾人“专设”,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新冠肺炎疫情之下、转型之期,这样的就业机会在供给侧更显宝贵。据教育部统计,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在此语境之下,公务员招录专门为残疾人点亮一盏灯,是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题中之义,也是给残疾人平等公平就业机会的最好证明。
公考专为残疾人设岗,其示范意义可能要远远大于具体的岗位价值。今年,不少地方的招录要求中,都专门提及了残疾人群体。比如,江苏省共设置14个岗位定向招录省内听力、肢体残疾3-4级的残疾人;山东也强调,设置面向残疾人定向招录职位13个;浙江则明确,专设残疾人招录职位和部分特殊职位可视情适当降低开考比例,且免收考试费……从长远来看,地方上这些心系残疾人群体的试点工作,有助于加强社会对这类特殊群体的关注,为残疾人创造更多元、更友好的就业环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对于残疾人群体来说,就业是最实惠、最根本的获得感与幸福感。越是在就业形势相对严峻的时期,越要关爱特殊群体。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在这一系列的职能作为中,残疾人不能成为被忽略的“少数”。
需要正视的是,这些年来,残疾人在就业时仍面临着不少“隐形门槛”,仍然存在就业不够充分的问题。据官方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近1800万就业年龄段持证残疾人,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城乡持证残疾人就业规模为880多万人。为残疾人提供更多公平竞争的就业机会,让他们获得体面的尊严感,还需社会各方的不断努力。
邓海建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