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小黄花”留住村里年轻人——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之山西篇-澳门凯发

中国青年报  |  2022-05-26作者:赵丽梅

    “黄花菜大产业啊!这个产业还真是有发展前途。一定要保护好、发展好这个产业,让它作为人民群众致富的好门路。”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省大同市考察云州区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时的讲话,让“黄花乡”的“黄花人”看到了如花似锦的美好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像一缕春风,吹遍了云州大地,从那之后,这朵“小黄花”也成了乡亲们的“致富花”。

    云州区黄花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张一鑫说,自从习近平总书记到当地考察以后,当地对黄花种植的扶持力度更大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更高了,老百姓的腰包更鼓了。大同市黄花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安一平介绍,今年,整个大同市黄花全产业链总产值预计将达到40亿元。

    “如今我们村的年轻人几乎都留在了村里。”云州区西坪镇下榆涧村青年黄花经纪人牛建明说,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好营生,再也不用远赴他乡了。留住这些年轻人的正是这朵“小黄花”,这也成了年轻人平衡“面包”和“亲情”的“解忧花”。

    在云州区,像下榆涧村这样,“年轻人不再往外跑”的村落还有不少。

    年轻人的“解忧花”

    因为这朵“小黄花”,牛建明家过上了好日子。早些年,牛建明家就买了汽车,几年前,又在市里买了楼房,去年,还在村里盖起了厂房。他说,村里一些人家的条件比他们还好。

    父母靠黄花养大了他和弟弟。牛建明记得,以前家里没有电灯,用的是煤油灯。每次父亲把收上来的黄花卖了,就会买灯油,那段时间,家里就会特别亮堂。

    受父亲牛奎的影响,牛建明和弟弟都在村里做起了黄花经纪人,成了“黄花经纪人二代”。

    从小学五六年级起,牛建明一放暑假就跟着父亲去收黄花。18岁时,牛建明独立外出跑了第一单。那年,车上装了15吨黄花,他开上车直奔太原。买家一验完货,他就赶紧去联系新客户。

    每年黄花丰收季都是牛建明最忙的时候。早上6点,他就已经在收黄花的路上了,把黄花运到库房后开始打包,一天打包两三百包,发往全国各地,有时候忙到天黑也顾不上吃饭。牛建明用“一边工作,一边旅游,非常自由”来形容当下的状态。牛建明的客户遍布全国各地,“每次送货只要客户验完货,我就到处去耍了,顺便开拓一下新客户”。

    黄花不仅让牛建明家过上了好日子,还带动了村里更多人的就业增收。每逢黄花收获季,牛建明都会请七八个乡亲来帮忙蒸、晾晒、打包黄花。在他这里干一天,乡亲们每人能挣一两百元。

    有了黄花经纪人,种植户的黄花再也不愁卖。作为黄花乡的“黄花人”,下榆涧村村民弋梅发现,收入不稳定会直接影响村民种植的积极性。她记得,曾经有几年黄花价格波动大,村民们费了不少劲,最后也没落个好收成,有人甚至干脆把黄花苗挖了改种其他作物,而现在他们只管安安心心种黄花。

    像牛建明这样的黄花经纪人已经成了推动黄花走向全国、甚至走出国门的“主力”。去年,10多辆依维柯客货两用车开进了下榆涧村,这是村里的年轻人买来送货的。

    当地日渐壮大的黄花产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云州区不少村子的年轻人都回乡做起了黄花经纪人。

    让黄花经纪人没有后顾之忧

    作为黄花经纪人,牛建明的一大烦恼是:有时没有足够的流动资金,尤其是当客户拖欠货款时,他没法及时将货款付给种植户。在社交媒体上,牛建明最常发布的信息之一就是催货款——“急需资金周转,望各位亲们及时汇款。”

    自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州区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后,牛建明一个明显的感受是:当地不断“加码”扶持黄花产业,不仅对黄花的种植户进行补贴,黄花经纪人也能申请贷款了。

    七八年前,一位来自上海的客户请牛建明购买140万元的黄花,黄花送过去后,客户却没把钱打过来。

    牛建明记得,那时每天家门口来要债的人不下10个,整个过程持续了1个多月,直到客户陆续将货款打过来。

    去年黄花丰收季,牛建明因为收的黄花量比较大,加上家里正在筹建库房,暂时出现了资金周转不过来的情况。

    一场“及时雨”帮牛建明解了困。在当地相关部门的帮助下,牛建明和弟弟分别办理了30万元贷款,缓解了流动资金紧张的问题。

    在下榆涧村,像牛建明家这样获得贷款的有72户人家,占全村总户数的36%。据悉,截至去年12月,农行云州区支行在该村已经发放2100万元贷款,助力黄花产业链发展,也让牛建明等黄花经纪人没有后顾之忧。

    乡亲们的“致富花”

    经过多年发展,这朵“黄花”变成了老百姓致富的“金花”。弋梅说:“大片大片的黄花种下了,大把大把的钞票收进咱下榆涧人的腰包里。”

    据统计,2021年,云州区黄花种植总面积达17万亩,产值13.42亿元,带动全区农民人均增收5000多元。

    安一平介绍,2021年,整个大同市黄花种植面积达26.5万亩。另外,已开发菜品、饮品、食品、功能产品等四大系列100余种黄花产品,全产业链产值达30.3亿元。

    10年来,作为原云州区首任黄花办主任,安一平就像是云州区黄花产业发展的“首席保姆”。黄花产业刚起步时,他看到,受农用水少、采摘劳力不足、晾晒场地不够、冰雹和病虫害等问题影响,这朵“小黄花”一直没能形成大产业,他心里十分着急。

    对此,云州区出台了10项“真金白银”的扶持政策,包括给予种植补贴、改善农田水利条件、联系雇工等。例如,黄花要想种得好,浇地的水少不了。安一平介绍:“黄花发展到哪里,水利设施就要跟进到哪里。”

    弋梅记得,小时候,村里只有5眼机井,农业用水实在有限,而黄花又是喜水植物,乡亲们想种点黄花不容易。“现在村里90%的土地都能灌溉,想种多少黄花咱就种多少”。

    去年开始,张一鑫接棒云州区黄花产业“保姆”的重任。他介绍,云州区投资868万元实施水利建设项目,其中,新打机井33眼。5月10日前,这些机井已全部投入使用,云州区黄花的“保浇”面积可达到95%以上。

    去年,云州区的黄花受到病虫害影响,今年当地已开始提前防治病虫害,聘请全国知名黄花专家、甘肃省庆阳市农科院高级农艺师颉敏昌为该区黄花产业发展首席专家,选派了9名农技特派员帮助乡镇工作,4月以来,他们每天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合作社和种植户进行病虫害防控。

    “还有1个多月就要用工了。”张一鑫表示,黄花采摘是劳动密集型工作,进入采摘旺季需要大量采摘工。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外地的劳工可能无法去当地。这几天,分管农业工作的云州区副区长张进明带领团队,一边调研对劳动力的需求,一边动员脱贫户参与,希望增加他们的收入,也能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

    近段时间,经常到黄花地查看的张一鑫发现黄花苗长势喜人,丰收在望。他说,看着当地黄花产业发展的问题一个一个被解决,市场行情越来越好,他对黄花产业发展的前景非常乐观。“今年对合作社进行了市场化改革,投入更大了,管理更精细了,预计今年大家能有一个好收成,老百姓的收入能更高一点”。

    再过1个多月,牛建明和下榆涧村的年轻人又将开着满载黄花的车,远赴上海、福建、北京、天津去“打市场”。

责任编辑:李立红,惠滢,焦敏龙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