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卓琼 通讯员 华子秋 仲美慧
过去几年罗小庆一直在找回村的“路”,2019年她大学毕业,带着“一线生鸡·金凤筑梦”大学生助农创业项目落地南昌市进贤县二塘乡,养起了鸡。
罗小庆出生于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的一个小山村,因为家境不好,她曾多次外出打暑假工,一路上靠着各种帮扶,考入南昌师范学院。
这个姑娘不喜欢大城市里那种被水泥钢筋包围的感觉,毕业了,大家都往城里涌,她却追着乡村跑。回村的想法很简单,“把土鸡养殖技术带到乡村,帮助农户增收创收”。
罗小庆查看土鸡生长情况。
罗小庆与鸡结缘,还是在她大二时。为了帮扶罗小庆家,学校将自主培育的一批"青年土鸡"良种免费送给她的父母喂养。受益于这批优质的鸡种,罗小庆家当年就增收了2万余元。为了推广鸡种,让家乡的农户也通过养鸡摆脱贫困,罗小庆自告奋勇找到生命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郭志鸿,希望能够将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做一个“研-产-销”为一体的大学生助农创新创业项目。
2017年,在学校的支持下,“一线生鸡·金凤筑梦”大学生助农创业项目诞生。初创团队8人,罗小庆担任项目负责人,团队首先在吉安市吉水县桑园村进行试点。入村,驻村干部召集村民领鸡苗,却只来了4户人家。
打小在农村长大的罗小庆,深知农户养鸡的两大痛点:鸡如果体质不好容易生病,如果养多了容易卖不出去。
所以,她选用江西原种土鸡苗进行科学喂养,并建立了完备的防疫体系,农户收到的都是60天龄以上、成活率高达99%的优质育成鸡,团队还为农户提供土鸡喂养技术培训及代销服务,大大降低了养殖风险。
第一批养鸡户很快尝到甜头,靠着养鸡人均增收3000元。团队第二次下乡送鸡苗,车还没开到村口,就有不少村民提着箩筐、篮子早早地等在操场了。
团队下乡送鸡苗,和养鸡户合影。
“第一次只送出了200多只(鸡苗),第二次送了2000多只,几乎整个桑园村的村民都来了。”村民们的热情,点燃了团队的信心。两年间,团队走访调研了江西省内16个县的35个贫困村,将实验室培育孵化的“鸡苗”送入家家户户。
每次送鸡下乡,罗小庆都要半夜起床。因为白天气温高,抓鸡和运输途中鸡都容易产生应激反应,他们只能半夜抓鸡,然后开车跑上三四个小时山路,凌晨抵达村里。为了不打扰村民休息,罗小庆和队员经常睡在车里,待到快天亮时再召集村民认领鸡苗。
2019年6月,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在浙江杭州举行,“一线生鸡”项目是江西省唯一入选的高校项目。第一次参加这样高规格的展会,作为项目负责人的罗小庆颇为紧张。当她抱着200枚土鸡蛋进入会场时颇有些惴惴不安,因为和周围的高科技产品相比,“我们的鸡蛋太没有竞争力了” ,罗小庆有些气馁。
一旁的校党委书记王金平看出了她的不安,开导她说:“小庆,我们的鸡蛋可不是普通的鸡蛋,它里面是有科学技术、成果专利和助农情怀的,小小鸡蛋、大有用处。”
参展时,罗小庆的展台意外收获了关注,不断围聚的人群将展位堵得水泄不通,罗小庆重新审视起了面前的鸡蛋,“我们的土鸡蛋接地气,绿色助农更吸引人”。
“别小瞧了这些土鸡蛋,这里面包含了 14项专利。”提起鸡蛋,郭志鸿补充说。原来,实验室技术团队将研制出的免疫佐剂与新城疫疫苗混合,对8天-60天的幼龄鸡进行注射,从而增强了鸡自身的免疫力。后期饲养过程中,给鸡喂食南瓜子和黄栀子等中草药“达到自然杀虫的效果”,原本土鸡90%的存活率能提升至99%。
技术团队还结合独有的外观 分子手段,对江西地方土鸡品种进行提纯复壮,借助分子标记技术辅助育种,这样的育成鸡种源纯正、抗逆性好,且有耐粗饲等优势。
土鸡养殖周期长、成本高,需10个月至一年时间才能达到出栏标准。但真正的土鸡和快速出栏的饲料鸡口感截然不同。团队前期市场调查结果表明,一方面是顾客买不到真正的土鸡产品,另一方面则是农户养殖的土鸡卖不出好价格。“‘一线生鸡’项目以土鸡为载体,实实在在落地乡村一线。”罗小庆说,农户只要负责把鸡养好,剩下的事就交给她和团队。
罗小庆(右三)走访农户。
项目刚起步时,团队拎着6盒土鸡蛋去学校附近的小区摆摊,一天下来,连宣传页都没发出去。事后,罗小庆调整思路,把摆摊地点换在高校教师聚集的教职工宿舍楼下,同时,把目光瞄准南昌市的各类展销会、对接会。找准了目标客户,土鸡产品一下子成了抢手货。
临近毕业,队友们或读研或留在城里工作,只有罗小庆一人决定回村落地“一线生鸡”项目。2019年7月,她带着“做一个真正的土鸡品牌,让更多人富起来”的梦想,选址南昌市进贤县二塘乡,和另外两个伙伴创建了“一线生鸡”大学生助农创业基地。
他们贷款20万元,在二塘乡租了100亩林地,用于养鸡和回收农户养殖的土鸡。其间,母校南昌师范学院还特批了专项资金用于基地建设。
除草、围栏、打桩、建鸡舍、保温室消杀,这里的一切都得从零开始。为了节省经费,罗小庆事事亲力亲为,买不起混凝土搅拌机,她就自己手动搅拌;400平方米活动区,1万多块吸水砖,全靠徒手搬运,三人断断续续铺了几个月。
除了比人还高的草,基地最不缺的就是蚊子。没几天,罗小庆就被蚊子咬的满身是包。郭志鸿见后有些心疼地问她“痒不痒”,罗小庆笑笑说:“每一个包都是我创业路上的功勋章。”
即便资金并不充裕,罗小庆仍坚持粮食喂养,一只鸡仅粮食成本就得一百多元,靠着口碑,罗小庆收获了不少回头客。
罗小庆查看土鸡生长情况。
几年里,在罗小庆的精心打理下,基地也变得有模有样:可同时容纳100余人的餐厅拔地而起;室外开辟了活动区、露营点;顾客来了,夏天摘李子,秋天采茶籽,冬天摘蜜橘和柠檬柚;在共享菜地,顾客还能挖上两锄头,过把瘾。
除了在南昌众多高校设立提货点,“一线生鸡”产品还上线了扶贫商城,卖往全国各地。
这些年,团队助农增收了5150万元,帮助了近3000位农户。关于未来,罗小庆既有担忧也有憧憬。新冠疫情的反复和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也让罗小庆意识到销售渠道过窄等问题。现在,罗小庆开始试水直播带货,拓宽销售路子。她知道,公益创业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加强造血,才能持续发展。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视频制作:陈卓琼 仲美慧)